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重新認識鴉片戰爭-我看「茶葉戰爭」

茶葉戰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











最近因為看了「植物帝國」這本書,對鴉片戰爭產生了興趣,於是到學校圖書館網站找跟鴉片戰爭有關的書,發現了這本書。
原本想,學校有書看看就好,但是看了一小段以後,發現這不見得是一本「看看就好」的書,於是就把它買下了。
歐洲人在十五世紀愛上了中國的茶葉,但是中國人對歐洲製品卻沒多大興趣;造成中國在十九世紀以前成為全世界GDP最高的國家。為了平衡巨大的貿易逆差,最後英國人開始用非法的手段向中國販賣鴉片。世界上第一個禁煙令就是中國人(雍正七年,1729年)頒佈的。
可惜當時的清朝政府,對於國際局勢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只想到要禁絕鴉片,沒有想過要對外開放或是擬定其他策略。
更糟糕的是,當時清朝竟然對外國人一無了解,連林則徐都認為外國士兵戰力薄弱,而所有的理由竟然是因為他們打綁腿,加上外國人不願意磕頭跪拜,就因此認為外國人因為打了綁腿所以行動不便,不知道他們打綁腿就是為了行動方便,不願意磕頭跪拜是因為外國人沒有這種禮節。看了這一段真的會覺得笑不出來...。
以現代人的看法,可能會有些讀者覺得,當時清朝的「以茶制夷」的政策似乎是愚不可及;但本書也提到,其實從宋朝開始,就已經有用茶來控制外邦的政策;到明朝時,更加看重這一部份,還設置了「茶馬司」,專門管理與外邦的茶葉交易。
不過,所謂的「以茶制夷」的想法,要在兩個前提成立下才能成立:一是只有中國才能提供茶,二是「夷」(外族)必需嗜茶如命。第二個前提對於某些外族來說是成立的,而在清朝之前,第一個前提,也因為中國以外的外族生活的區域並不適合種茶,因此他們的「命脈」牢牢地抓在中國的手裡。
可惜的是,到了清朝,雖然英國人的確也嗜茶如命,但是英國並非清朝以前的其他外族,於是他們作了幾件事。一是走私鴉片,來平衡貿易順差,防止白銀外流;這個需求尤其在失去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以及中南美落入西班牙與葡萄牙手中後,更是迫切;二是找植物獵人潛入中國盜取茶種,尋覓氣候與土壤適合的地方栽種。
在中國(清政府)還自以為捏緊了外族的喉嚨之際,卻沒有料到植物獵人們早已將中國的後門大開。於是中國從1820(嘉慶二十五年)之前的全世界GDP最高的國家,因為印度茶葉的入侵,茶葉出口數量逐年下降;加上有些不肖商人將茶葉染色、摻假,使得中國茶在十九世紀後半一蹶不振,甚至在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兩江總督還派人去印度、錫蘭考察茶葉,真是令人不勝欷噓!
往者已矣,如今閱讀這一頁的歷史,不禁讓筆者想到,台灣的蝴蝶蘭是如何落入歐洲(荷蘭)人的手中,甚至荷蘭人還去申請相關的專利;以及台灣的蜜棗又是如何的悄然出現在海南島。雖然說「商人無祖國」,但當關鍵種源落入他國手中,甚至被拿去申請專利,反而使我們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受到重重的打擊、使我們的農業生技發展受到限制時,這些唯利是圖的人們,難道不應該受苛責?國家難道不應該設立更好的規範並嚴格執行?記得已往生的林洋港先生曾說,法律如牛毛,越多毛的牛越健康;但是如果這些毛都是沒用的「冗毛」,再多毛這條牛也不會健康;當然,無毛的牛也不可能健康的!

1 則留言:

  1. 您好,新發現您的部落格,發現您看事情的角度很有趣!想請教哪裡可以查詢到比較多關於荷蘭以台灣發明的蝴蝶蘭去申請專利一事呢?

    另關於全球化下的商人無祖國,還有個說法是全球化主要是商人搭橋促成的,所以商人是地球發展無國界民主的「功臣」。您的提到專利讓我想到債的歷史這本書,因為貿易流通是多向的,各國經濟的發展卻有高有低,背後除了女王強大的軍隊及先進的銀行貸款制度,能利用人心對契約的畏懼對他國簽定不平等合約,並進一步用學術和民主的外衣包裹某些法律概念,讓各大洲的司法系統脫胎換骨,紛紛將專利法視為國家經濟發展的要點,不也是一種高明的擴大祖國國界的手腕嗎?

    嘿,用世界的觀點來看歷史,最近還有本新書叫人類大歷史,作者是中東人,書寫的角度很有意思,也許您也會有興趣一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