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大同與小異

有幸拜讀上一期的「通識在線」雜誌,其中有關文化認同的數篇大作,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於其中先進們所提出的議題,在這些年內也曾觀察並反覆思考,在這裡提出個人的一點淺見。

台灣社會本質上為移民社會,自明朝迄今,數波移民自海峽對岸渡海而來,從個人行為到大規模的移民均有;同時也發生過數起外族殖民事件,惟於1940年代左右渡海的這一波規模為最大,對台灣的影響也最深遠。

在筆者看來,近年的許多文化上的爭議,其實都可以歸於表相之爭。台灣由明朝到現在的移民,無論來自大陸的何方,無論到達台灣的先後,血統上都是華人,文化的底蘊內涵也是以儒、道、佛為基礎的中華文化。雖然最近這一、二十年,由於1940年代的大移民所產生的政治效應,衍生出來的中國化/去中國化的路線之爭,但筆者以為,無人可以否認台灣在近數十年間,因受到來自大陸各省的菁英挹注與融合,所開出的文化之花是華人社會中最燦爛的,而培育這文化之花的泥土,卻也是揉合了儒、道、佛思想的本質。

縱觀世界上許多移民社會可以得知,唯有能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精神,兼容並蓄不同文化的移民社會,才能夠成長茁壯。以美國為例,美國一開始是一個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會,承襲了英國的文化,使用的語言為英文;當初也曾為了獨立,對宗主國發動獨立戰爭,但美國並未因此而排斥英國文化,仍持續使用英文為全國通用的官方語言,如莎士比亞戲劇等來自英國的不朽之作,仍是美國各大學廣為採用的教材。畢竟文化應該是兼容並蓄的,應該有海納百川的精神,只要本質是提倡人倫道德、勸人為善的,都值得我們學習並身體力行,不應該因為它的來源而起分別心,畢竟追溯到世界各國的文化(或者說,人文素養),其最基本的內涵總不脫人倫道德,如果只是因為來源問題而揚棄深植於台灣人民心中數百年的人文底蘊,筆者擔憂,當人文失去了培育它的土壤,開出來的無根之花能否長久?又能否燦爛?

因此筆者以為,雖然台灣的人文素養確實是承繼了來自中國的儒、道、佛思想的底蘊,但現在這些人文素養不僅為全球華人的共同人文內涵,也為全世界所認同,台灣應該繼續保留這些值得稱道的人文素養,勿以來源作為評判人文素養是否值得採用之唯一標準,而應該回到本質去評斷。畢竟世界所有人文素養容或在細節上有不同,但它們的本質都是相同的,都是提倡人倫道德、鼓勵人人為善,或許有人以為應該要創新而不是固守傳統,但筆者以為,創新也要以人文素養為根本,如果失去了最根本的人文素養,創新也只是空中樓閣而已。

因此筆者要在此呼籲大家應該以更包容的心去看待台灣過去數百年建立的人文素養,並將之認定為我們的根本,從而學習並身體力行之,不要因為它的來源而起分別心,畢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近一、二十年來在台灣所開出的燦爛的人文之花,正是因為過去數十年的教導培育,如果台灣社會要永續,我們念茲在茲的應該是如何將這些人文素養繼續傳播下去,深植在人人心中。


<本文已發表於2012年3月號的「通識在線」>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黑手老師系列】不要模糊焦點

新手大學老師常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這時候怎樣處理需要一些智慧。

畢竟我們絕大部分都是「一覺醒來,就成了大學老師」,沒有修過教育學分,不懂班級經營,僅有的教學經驗就是seminar,台下的聽眾都是如我們一般好學不倦(書蟲)級的人物,一旦進來大學,才是「黑手老師特訓班」的開始。

最常常聽到新手老師們講的就是「學生怎麼那麼不用功」「上課怎麼一堆遲到」「上課的態度怎麼那麼散漫」這類的感想,我聽了通常也只是笑一笑,畢竟從我第一天當老師到現在,沒有遇過全班都很用功的班級(包括醫學系在內)、也沒有遇過全班都準時到課的班級(包括我遲到的時候在內)、也沒有遇過全班「戒慎虔誠」在上課的班級(包括...),所以我通常只會針對「太誇張」的班級發表一點「感想」(抱怨?),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幾十年前,那時候有很多媽媽是不上班專心在家裡帶孩子的,那時候的電視節目內容是不會把挖人瘡疤當作節目內容、也不會有節目把一說成十說成百,所以我們上課精神是有些散漫、也不太用功,但是跟現在的學生比起來似乎好了那麼一點點(或者只是一種無謂的偏見也說不定)。當然,我們那時候大學難考是真的(錄取率大約20-25%),所以可能也代表了我們對學習的熱誠應該比他們都好那麼一點點...誰知道,反正站在台上看到的風光永遠都跟坐在台下看到的不一樣,當我們站在台上看到這裡一個打瞌睡的、那裡又一個在手機的螢幕上溜冰的、還有一個帶兩串蕉來上課的,難免會「妄動無明」個一下兩下;而當學生上台報告的時候講得「兩千兩百六十六」的時候,也難免會一肚子火。但是當要「開講」的時候,有些表達方式其實是應該要避免的。

一、不要直接安罪名。很多老師在看到學生出席率不佳或是很多人遲到時,常會直接猜測他們前一天一定是從事「休閒活動」。雖然這可能性很高,但並不代表就可以直接下結論。出席率不佳或遲到,反映出來的是不夠敬業,我通常都是直接以自己當例子,說明不管前一天趕計畫趕到半夜還是整晚失眠,該在幾點出現在哪間教室就是要在幾點到那間教室去。定罪名只會讓學生跟你爭論、或是放棄跟你溝通。

二、不要認錯聽眾。有些議題只要點到為止就好,不要花很多時間講。為什麼?因為(一)、該聽到的人都不在場。比方說出席率不佳這議題,應該是要念給沒來的那些人吧?所以念給有來的這些人的意義在哪裡?(二)、該聽進去的人會聽進去的比例可能不高。很多老師常會在發完考卷後罵學生不用功,但是很多學生其實不知道為何要來上學,只是認為一定要讀大學所以就來了。人生找不到目標怎麼可能會用功呢?這樣的狀況下,念了也沒有用,只是在浪費那些用功的學生的時間而已。(三)、上課時間應該用來上課。學生是來上課的,老師當然可以適度的管教一下,但是如果一念念個半節課一節課...那就太過了。點到為止,繼續上課吧。

三、點出事實,不要挖苦。學生遲到嚴重,可以以「企業主最討厭遲到的員工」來激勵他們,但是不要說「大小姐/大少爺不習慣早起」;學生學習不認真,可以用賈伯斯學書法的例子告訴他們很多學習都很重要,不是只有必修科才重要,當然如果是必修科(唉)就可以告訴他們這對未來的工作很重要,但是不要說「等到二一才找爸媽來哭哭啼啼」或是「混吃等死」之類的。挖苦的話(筆者不擅長挖苦,所以上面舉的例子或許還算客氣?)不但無法激勵學生,通常還會讓學生產生瞋恨,完全沒有達到我們要的目的。

四、不要情緒化。學生永遠都知道你是在教育他們或是在洩憤。不管你早上出門前跟誰吵架、或是上課前被誰陰了一記、甚至是哪個學生對你不禮貌了,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請把情緒放下。任何事,切記,對事不對人。情緒化只會讓學生認為你在洩憤,不管你講了多少有用的話都會被抵銷。

五、不可針對個別學生的反應作文章。我們是在對整班的表現講話,如果有少數學生流淚,請忽視,頂多給他一張衛生紙。學生也不想哭給你看,所以不要讓他被你特殊化出來,尤其,不要針對他的反應作文章!類似「哭什麼?自己不用功有什麼好哭的?」或是「哭也不會讓你們班all pass」「哭也不會保證一定過」這類的話千萬講不得。當然,如果有學生憤而「起義」,掉頭不顧而去或是準備大戰(這應該是少數),也要記得我們是老師,老師是來教育學生的,不是來跟學生打架吵架的。除非你對吵架教育很有心得,否則都要維持風度---當然過後可能也要自省一下怎麼會弄到學生要「起義」...

筆者始終都覺得對20歲上下的大朋友來說,畢竟18歲人格也差不多成形了,應該已經不需要太多的形塑;所以很多時候,對事不對人的點到就好了。如果他無法體會,可能就是跟你無緣,還是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傳授知識吧,其他部分的教育有時就是要「對機」,找到好的情境再說才有用,如果情境不對說一百句也是白說,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