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普通生物學】Campbell Biology練習題

今天跟同學座談,有同學提到沒有練習題,下課回去想練習也沒有題材。

其實也可以互相出題考試,不過網路上有不少現成的東西,同學可以參考看看

比方說

Campbell Biology 7th ed. Chapter Quiz
雖然是第七版(現在已經到第十版了),但是可以線上練習,而且有分章節,即使章節數目不一樣,但是因為都有附章節名稱,所以還是可以找到相同的範圍。生物的很多東西是不會變的,同學還是可以參考用用看。


上面的「select a chapter」那裡,有下拉式選單可以選章節。選好章節就會跳到一個網頁看起來像上面這樣。然後最下面的「Chapter Quiz」就是分章節的小考題目。點了以後進去的網頁就像下面這樣。


然後就可以開始做題目了。

另外,很多學校的轉學考或研究所考試也有考普生,只要到google打「普通生物學 考古題」就會跳出來一大堆,多到讓你練習到哭哭!不過這些是不能在線上練習的,而是要下載下來。

目前大概先找到這些,有找到新的再放上來。老葉已經把牛牽到水邊,如果牛不喝水老葉也沒辦法囉!

圖片來源:wiki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我們都是凡人--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震驚於書中所揭示的慈禧,與我們在歷史課本中的慈禧差距可以說是天差地遠之餘,也讓我不禁想到,有多少台灣人在出國後,不小心看到了外國人寫的中國近代史,有跟我相同的感覺?

只能說,因為清末一連串的割地、賠款,造成中國國勢中衰,這一切,很方便的可以怪罪於清朝(外來政權)以及慈禧(女人)。但其實,清朝的皇帝們,大部分都是勤勤懇懇,努力工作的;只是他們生錯了時代。套用黃仁宇老師說的話,民國以前的中國,就像一個潛艇三明治,上層是君王官僚與貴族,下層是廣大的農民。中層呢?沒有。民國以前的中國沒有中產階級,商業受到壓抑,創造力不被鼓勵,整個中國其實只是一個由無數中小農民所組成的帝國。

這樣的帝國,對上層的人來說,最方便管理下層階級的方式,就是以禮教來束縛人民。老的一定比年輕的值得尊重、男人一定比女人說話有份量、國君說的話就是聖旨不容質疑,這樣整個社會才能秩序井然,沒有衝突。

但是,這樣的帝國,在面對工業革命後的歐美各國,就顯得一無是處了。工業革命之後的歐美,到全世界尋求商機;他們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國家不跟他們做生意(或者說讓它們掠奪?)。於是日本被用軍艦打開了門戶,而中國則先是被英國以鴉片侵蝕,接著又在甲午戰爭之後,因為所有的弱點都暴露出來,很快的淪為「次殖民地」。

清朝的皇帝是仇外的,但是他們並不了解,當時的情勢不容他們閉關自守。是慈禧了解,不可能不跟外國人打交道;是她建立了北洋海軍,但在光緒親政後,卻因為翁同龢昧於國際形勢,不了解我們必得有艦隊,才足以跟日本人分庭抗禮,於是北洋艦隊在光緒親政後,數年未曾購進任何新艦艇。最後,當甲午海戰發生時,武力遠遠不及的北洋艦隊,只能壯烈犧牲。

在書中提到許許多多慈禧的建樹,但因為身為女性,功勞都算在其他人(恭親王、光緒)身上了。筆者看完這本書,想到最不可理解的部分就是:光緒的教育。

慈禧自己很了解國際形勢、也會收集許多相關的資料。但為何在為光緒找老師時,沒有想過要讓光緒從小中西兼修?為何只是聘請翁同龢呢?如果光緒能從小中西兼修,或許會是另一番景象。畢竟對於外界形勢的不了解,是光緒最大的弱點。

如果立光緒為皇帝,真的如作者所言,是為了拔除醇親王在朝中的勢力(醇親王是守舊派的領導者,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故慈禧無法廢他);但為何不好好教育光緒呢?是否因為之前與醇親王的衝突,導致對光緒的厭惡呢?還是當時慈禧也尚未看透形勢,認為這樣教育就很好?

可以看到的是,後來在教育載灃(溥儀的父親)的時候,慈禧就設想得非常周全。他盡量讓載灃接觸外界,了解國際形勢,以致於後來載灃能當一個稱職的攝政王(雖然後來還是得把大清帝國拱手送人)。所以,究竟對光緒,慈禧是「恨烏及屋」,還是慈禧也昧於形勢呢?

只能說,君王將相,都是凡人。尤其對照到義和團事件時...真的都是凡人啊!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台灣未來的希望,從選舉開始做起

圖片來源:wiki

以下文字代表個人立場,如果贊同,歡迎轉貼。

政治並不是不干我們的事,你不找政治,政治還是會找上你。

因此,從今年開始,要拜託大家選舉投票的時候先想想:他的政見是什麼?對我們有長遠的好處嗎?

另外,不要只是因為以下理由就投票給他:

一、我認識他,他人很好(我們不是選好人好事代表,人好不見得適合當民意代表)。

二、他曾經幫我喬罰單、違建、關說...(明明就是違法的事還硬要人幫忙就是你不對,竟然他還幫忙,更加不對。他幫你喬就是希望你下次投票給他,這樣一直惡性循環台灣永遠不會好)

三、他出席我家/我朋友家/我親戚家的婚喪喜慶,給我面子。(我們要斷絕這種跑場文化,民意代表光跑場都不用做事了。為了您的面子,就值得把你們那一地區的未來N年都交給他嗎?)

四、他到我們家這裡掃街拜票,跟我握過手!他每天都到路口站著,好辛苦喔!(來來來,換我跟你握手!我們每天都來上班也很辛苦啊!)

我今年不投給挑動族群仇恨的人,不管是挑動藍/綠,本省/外省,台灣/大陸,只要做這種事的,我都不投他!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到候選人的政見去,如果他的政見空洞,只會說別人是藍的、綠的、本省、外省、大陸、台灣,請他自己回去族群的醬缸裡慢慢爛掉吧!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10月師訓心得~我們要如何改變社會?

非常喜歡這兩天的「三元社會」課程。
三元就是:文化(靈性)、法律與政治(平等)、經濟(分享)。
人有身、心、靈三元,社會有文化、法律與政治、經濟三元。
Rudolf Steiner的理想的三元社會中,人們構成一個社群,每一個人的意見可以平等的被對待、被聽見,當然,最後的決定雖然不見得是「我」的意見,但是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我」的意見是被聽見的、是被認真討論的(平等是看見彼此之後的平等)。
文化強調的是創作上的自由,也就是個人創造的成果,是被保障的;而經濟強調的是共享,每個人尊重每個人工作的成果,大家共同分享。

現代社會的問題,從人的角度,在「身」方面,我們忽略了自己身體的需求,沒有好好的照顧身體,每天就是這樣無意識地過下去,誤以為「吃一頓好的」就是對自己好;在「心」方面,人與人之間沒有好好的彼此感受;在「靈」方面,我們服膺於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一切不過就是生化反應,一切於死後歸於斷滅。
我們無意識地過著否定身、心、靈的生活,無意識地在虐待自己。

從社會的角度,我們在「政治、法律」上,是否有珍惜我們民主的成果呢?投下一票的時候,是否有好好了解候選人的政見?在「經濟」上,我們活在一個被經濟利益操控的世界,辛苦的工作後,酬勞自己的方式卻只是去從事更多的消費活動,不知不覺地落入財團的陷阱;在「文化」上,我們的孩子無法展現潛能,文化成了「文創產業」,彷彿做什麼事都要為經濟服務,不賺錢、不拿名次就是沒有用的事情,造成我們被自我制約。

要怎麼做才能跳出這一切呢?
一、要靠「覺知/反省」:每天睡前花一些時間想想,今天發生什麼事?
二、「懺悔」:每天要感恩哪些人?對不起哪些人?對得起自己的身、心、靈嗎?
三、「正念」:面對問題,不要擔憂,要往好的方向去想。就算是糟的不能再糟,也要想到,全黑的屏幕,才能顯出星星的光明。
要過著有覺知的生活,不只是大事有覺知,小事也要有覺察。遇到事情,不要只是靠本能反應,要停下來,想想為什麼?為什麼一定要這樣?為什麼一定不能這樣?

(2014.10.27補)昨天上課時討論到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社會?
-關心你選區的民意代表的政見,依據他們的政見投票,而不是他們是否勤跑婚喪喜慶;
-關掉電視機;
-身體力行愛護環境,隨手關燈、關水,帶自己的餐具、杯子、袋子,不要用吸管;
-對你的鄰居友善。用你的熱情,即使是一個微笑,也能改變很多;
-更關心你購買的物品(食物等等)。不只是來源是否可靠,也要盡量減少剝削。在經濟許可範圍內,多買公平交易的產品、對環境友善的產品;
-有意識地過你的生活,大事要覺察,小事也要覺知;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米糠油」事件的公司與頂新無關

最近食安事件紛紛擾擾,頂新一再出問題,當然不對。
但是,如果不是頂新應該要承擔的,我們也不應該把它加在他們頭上。

有個網路謠言說,米糠油造成的多氯聯苯事件,當事人就是頂新...
下面的連結是壹電視的報導,請大家自己看吧,「彰化油脂」的老闆姓陳不姓魏,這件事跟頂新無關。

影片連結:http://www.nexttv.com.tw/news/realtime/latest/10876440

「米糠油」事件 「彰化油脂」慘關廠賣地

2013-11-12 10:30
點閱:5192
     
【壹電視報導】三十年前釀成多氯聯苯米糠油事件的加害人彰化油脂公司負責人陳存頂,事發之後就被收押,之後判刑十年,最後肺癌死在獄中,他唯一的兒子也晚景淒涼,離婚,目前沒有工作,拾荒維生,但他為自己的父親叫屈,認為當時是因為管線破裂才造成毒油,而現在的大統,頂新,則是為了爆利,更不應該。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我們的民主素養需要提升】

最近因為食安事件,因為靜思書軒沒有把香積麵下架、沒有在大愛台上面罵頂新(的老闆),所以被各種各樣不堪的言辭謾罵。雖然我已經說過不少的話了,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再說一次。

圖片來源:靜思書軒網站

我覺得,這個社會欠缺對不同聲音的容忍,要抵制誰、要支持誰,這都是個人的行為,由個人決定。我也盡可能不買有問題的食品,有看我的FB的同學都知道我長期支持義美;但是別人要買,我不能去罵他,我們是民主社會。

民主的精神不就是:「我可以不同意你,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嗎?

但是慈濟卻因為不把香積麵下架、也不在大愛台上面大聲撻伐頂新,就被轟得滿頭包。

香積麵是素的,並沒有使用到有問題的油,檢驗也沒有問題,如果只是因為是味全代工的,率爾將之下架,這是將可以吃的東西拿去丟,我們從小不也是被教育要愛惜食物嗎?愛惜食物這種價值觀,並不是慈濟教我的,而是我的父母教我的。

如果您對於味全代工的產品沒有信心,您可以不去購買,並沒有人逼你去購買,不是嗎?但是,如果您現在就是用各種不堪的言辭在謾罵慈濟、希望這樣慈濟可以把香積麵下架,請問您到底是在作什麼呢?您不也是在逼迫別人作他不願意作的事嗎?

至於說大愛台...我看大愛台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我想請問那些罵大愛台沒有撻伐頂新的人,你們天天都看大愛台嗎?什麼時候看過大愛台針對「特定對象」撻伐?不管是不是慈濟人,大愛台從沒有做過這樣的事,為什麼這次就要例外?就因為你覺得大愛台應該怎麼作,所以大愛台就要怎麼作嗎?

如果一個電視台的經營,是今天一個閱聽者怎麼說,他就怎麼作,這個電視台遲早一定會沒有人看。為什麼?因為明天另一位閱聽者又說了什麼,所以又要怎樣怎樣...常此下去,怎能作出好節目來?

說大愛台不關心食安的朋友,請您點選這個連結,可以看到,大愛台很早就已經在關心食品安全了。

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對不同聲音有容忍的能力。作不到包容,至少可以忍耐,不是嗎?如果別人說的跟自己的想法不同,就要用各種不堪的言辭去辱罵他,這是一種思想上的獨裁,不是民主!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草木無知,一切唯心:Seeds of Change

Seeds of Change
作者: Henry Hobhouse
原文出版社:Pgw
出版日期:2006/01/09
ISBN:9781593760496
圖書資訊來自博客來













這本書在筆者初初閱讀時,對於Henry Hobhouse的博學與遠見,已經相當佩服;而慢慢地深入各章節去閱讀後,筆者覺得,植物對於世界因為自己的出現而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它本身當然是無知的。是有心去使用它、把它當作權力、慾望的工具的人類,讓這個世界產生了改變。

本書提到了六種植物,包括奎寧(金雞納)、糖(甘蔗)、茶、棉花、馬鈴薯、以及在2005年以後的版本才加入的古柯。奎寧、糖、茶與棉花,在「植物帝國」以及「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中,都有相當詳細的敘述;尤其是「植物帝國」的觀點與本書較為相近,因此筆者在這裡就不提對本書敘及這四種植物的感想了,只跟大家分享對於馬鈴薯與古柯的想法。

愛爾蘭在十九世紀時的大飢荒,看起來似乎是因為馬鈴薯的病害;但其實背後隱藏著更多的人謀不臧,而英國對於愛爾蘭發生飢荒時,近乎袖手旁觀的態度,使得愛爾蘭人對英國人不僅失去好感,甚至有著深深的厭惡。

一百五十萬愛爾蘭人,帶著這份厭惡移民到美國,使得美國對英國的態度有了許多轉變。 這些愛爾蘭移民,佔當時美國人口的5%,雖然不多,但是集中在北方州,在投票上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甚至可以說,包括廢除蓄奴這件事,愛爾蘭移民的投票,也起了極大的影響;大部分的愛爾蘭人,把票投給了贊成解放黑奴的林肯。與其說他們是贊成解放黑奴,不如說他們討厭南方州所支持的候選人John C. Breckinridge ,或者說他們討厭南方州的那些白佬(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因為他們跟英國人一樣都是信奉新教的盎格魯薩克遜人。

古柯樹(Coca)。圖片來源:wiki
而古柯...其實安地斯山的印加人只嚼食幼嫩的古柯葉,他們認為嚼食古柯葉可以使人精神好且長壽;而歐洲人卻選取了成熟的古柯葉,並從中提取出了古柯鹼(cocaine)。事實上,幼嫩的古柯葉中古柯鹼的含量並不高,但是同樣的東西落入白人手中便完全不同。在現今古柯鹼為禍全球時,看到這段不禁使筆者嘆息。

居住在安地斯山的原住民會嚼古柯葉,有意思的是他們會把古柯葉跟potash(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照片中是草木灰的結晶)同嚼,據說這樣可以使古柯裡面的有效成分釋出的更多。

圖片來源:wiki

不知道台灣把檳榔跟荖藤、石灰同嚼是否也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古柯葉還有個很重要的效用。那就是預防高山症(mountain sickness,zoroche)。由於印加帝國的國土有相當大部分都位於高海拔,首都庫斯科(Cuzco)標高3,500公尺,因此嚼食古柯葉對於印加人很重要。

但是在印加時代,只有王公貴族有嚼食古柯葉的權力,一般平民是無福消受的。

筆者從一些資料了解到,西藏的紅景天也可以預防高山症,不知哪一種效果較佳?隨著古柯在20世紀成為禁藥,恐怕這個比較很難做了。

在古柯這一章,最後作者問了大家一個問題:究竟我們要如新加坡一樣,大家失去了許多自由,但是也沒有毒品問題;或是把毒品合法化,當然也沒有毒品問題了。當然,現在絕大部分的國家還沒有把「所有的毒品」除罪。雖然,根據Eric Schlosser所著之「大麻‧草莓園‧色情王國」一書中所言,葡萄牙在2001年,針對個人持有或使用任何毒品,只要不超過十天的用量,都予以除罪化,而筆者目前在網路上查到的資料,似乎葡萄牙目前仍然維持此一狀態。但是,販售毒品應該還是有罪的。要完全把毒品合法化,這應該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即便酒精的飲用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合法的,但是酗酒者對整個社會所造成的損害已經難以估計,更何況是影響精神層面更大的毒品呢?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學閥、異己與真理的追求


在閱讀「牛頓是個小心眼」(Newton's Tyranny)這本書時,一直不斷地想到在「致命元素:毒藥的歷史」中提到的,牛頓對煉金術的興趣,使得他成為慢性汞中毒的受害者。

當然,我並不想為牛頓辯護。畢竟,弗拉姆斯蒂德(John Flamsteed)的健康狀況也不見得有多好,童年過得也不見得比牛頓更愉快。而格雷(Stephen Gray)更是出身貧賤,終身操勞,始終只能在工作結束以後,才能夠撥出一點點時間來從事他熱愛的科學研究。

許多人都經歷悲慘的童年,但仍能長成一位可敬的人。只能說,當我們看到歷史上的偉人的時候,或許應該要理解到,他們也只是普通人,甚至有些或許在某一個領域是人人崇敬的巨人,但是在生活上或許---根本大大不如平凡人的我們?

牛頓,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從事著理性的科學研究,但是同時卻著迷於煉金術;他對於別人引用他的研究成果後,是否有承認他的貢獻斤斤計較,但自己卻不屑於給其他人相同的待遇。

或許天才總是這樣的,因為自己在研究上得到成果並不困難,因此認為別人應該也很容易;所以當弗拉姆斯蒂德無法提供給他滿意的數據時,他未曾想過這可能是這個題目的難度問題,而一相情願地怪罪對方,認為是對方「不肯」給他「所有的」數據,因此後來用了許多的手段來逼迫、打壓對方。

甚至,因為格雷對弗拉姆斯蒂德的崇拜,使得格雷也成為他打壓的對象。而這個打壓,造成了科學的進步停滯了數十年。若不是格雷活超過了牛頓,只怕整個世界在電學、在通信上的進步,還要停滯更久。

我們在讀牛頓的傳記的時候,看不到牛頓的這一面。我們看不到牛頓刻意安插他的黨羽在劍橋大學,我們看不到他刻意地不發表格雷的投稿,我們也看不到他甚至不讓格雷拿到皇家科學會學報。

因為他,弗拉姆斯蒂德甚至寧願自費出版,也不願將自己數十年的心血結晶交給官方;因為他,格雷中斷了對電學的研究,直到他死後,格雷才又重拾研究,並開始發表。

回頭看看這些,再看看現代,人,似乎是不會變的。筆者曾聽過,有老師將學刊交給他審查的論文印一份給自己的手下,叫他快點做,別人已經做出來投稿了;也聽過有老師將競爭者投稿的文章退回,因為自己也正在做;也有老師因為投稿的文章被退而暴跳如雷,認為一定是對方找麻煩。

當然,刻意安插跟自己友好的人,這種事情,相信也不會少。或許筆者太理想主義了,但總覺得科學研究應該是追求真理,而不是...黨同伐異?

在牛頓身上,我看到了,科學的巨人,其實是一個現實生活的低能。只是,他在科學上的偉大貢獻,使得大家忘了他在其他領域上的不堪,甚至是刻意地容忍與包容。但是,這個容忍與包容,卻造成了如弗拉姆斯蒂德與格雷等人的不幸。若不是弗拉姆斯蒂德有個好妻子、好朋友,只怕他的研究成果,永遠都不會被正視;而格雷,若沒有本書的兩位作者David H. Clark與Stephen P.H. Clark,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體會到這位「電學之祖」的貢獻呢?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熬夜到底會不會爆肝?

今天看到這個在「聯合新聞網」上面的新聞

你中幾項?大學生爆肝夜生活TOP10揭密

筆者就想到上次看到新聞,醫生說:

熬夜會爆肝? 醫:沒有關係!

在文章中,醫生說,熬夜不會爆肝,但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的確會造成疲累。不過,長期熬夜會影響食慾,造成在不該吃的時候吃、吃太多,於是就會容易產生「脂肪肝」,久了以後,肝功能就真的會變差。

不過,這些「夜生活」裡面,其實有很多項目是會使得大家在不該吃的時候吃東西的: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1.動態型爆肝:夜衝、夜唱、夜保、夜店...
2.靜態型爆肝:看韓劇、看動漫、把妹聊天...
3.任務型爆肝:寫報告、讀書、臨時抱佛腳...

不管是夜衝、夜唱、夜店、還是把妹聊天,沒有一點食物跟飲料,大概都會覺得氣氛不夠吧!可是,吃了東西以後馬上睡覺,其實是最容易造成脂肪累積的行為;而且這個時候進食,其實通常都是攝取多餘的熱量,這些用不完的熱量,都會轉換成脂肪到處累積,當然也會累積在肝臟囉!

而熬夜寫報告、讀書、臨時抱佛腳,通常都是發生在「死到臨頭」的時候,這時候心理壓力很大,而過去已經有不少研究發現,心理壓力會影響到食慾,在許多人會造成暴食、或傾向於攝食高熱量的食物;加上蠻多人會覺得,這麼晚我還要熬夜趕報告,我好可憐喔!當然可以吃一些好吃的(通常也是高熱量的)食物來慰勞自己,於是明明是很辛苦在熬夜,卻越熬越胖。

另外,在熬夜寫報告、讀書、臨時抱佛腳的時候,為了要保持清醒,多少都會用上提神的東西(比如說咖啡、濃茶、能量飲料),而這些提神的物質,很多都要去肝臟代謝;第二天精神不好,又要再依賴這些物質,這也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呢!

所以,熬夜到底會不會「爆肝」?根據醫生的說法,在肝臟的疾病上,接近「爆肝」的大概只有猛爆性肝炎;但是會導致猛爆性肝炎的只有得到B型肝炎跟C型肝炎,其次是脂肪肝與酒精性肝炎,這些肝病同時也有造成肝硬化與肝癌的可能性。但是,造成這些肝病的原因,應該不是「熬夜」這件事,就如報導中提到,測量輪班制的員工,在熬夜工作前、後的肝功能並沒有差別(筆者按:不知道平均的肝功能跟一般人有無差別?跟常常晚上出去玩的一般人是否有差別?),因此,熬夜應該對肝功能的影響不大,而是在熬夜時、熬夜後做了什麼,才是真的對肝功能有影響的部分吧!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信教與否,我們都只是凡人

圖片來源:wiki
美國的開國元勛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他的日記中追踪自己每天驕傲、隨便、貪吃的行為,用黑點標出每個道德上的不當行為。在現代,如果我們想要效彷他,不需要這麼辛苦了。科學家已經發明了一種現代版的富蘭克林日記,可以幫助我們鞭策自己。事實上是,這個「現代版的富蘭克林日記」,是科學家為了進行一項研究而發明的App。最近完成的這項研究,使用這個App來追踪超過1200人的罪惡和善行。研究的結論,確認了心理學家一直懷疑的一件事:有宗教信仰與否,我們都同樣容易犯下不道德的行為。

過去的研究發現,信徒們只有在與自己的教友互動時,比跟非教友的人互動時的行為更合乎道德上的標準。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怎麼說呢?如果正如有些科學家推測的,宗教發展的功能之一是增加社會凝聚力;那麼它應該會提升你與其他相同信仰的人的良性互動,而不是讓你對大家都一樣好。(筆者按:不過,這樣會讓非教友覺得,這些人很「假」,只對自己的教友特別好,不是嗎?我想這是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們--包括我--特別要注意的。)

但是,過去的研究方式(要求參與者解釋有關道德的短文,或是玩吸引他們作弊的遊戲)有其侷限;這些人工場景無法告訴科學家群眾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或者這些實驗室裡的道德考量是否與實際行為有關連。

研究人員以「參與研究可以抽iPod Touch」,在美國和加拿大的Craigslist(徵人廣告網站)、臉書以及推特上招募1252名年齡在18至68歲之間的成人。參與者要下載一個App到他們的智慧手機,使研究人員可以在每天的上午9點至晚上9點之間,用簡訊通知他們五次。參與者在收到簡訊之後,必需到一個網站去秘密地紀錄過去一小時內他們看見、聽到、或進行任何道德或不道德的行為,並加以描述;同時,他們還要以0至5級來記錄下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感受。

整個研究為期3天,研究團隊收到了13,240則簡訊。參加者對自己的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包括偷情,或是雇用人去殺害沒有造成任何傷害的麝鼠等等。總體而言,不論信教或不信教(這在加入研究時已經填入),參與者發生道德和不道德的行為的頻率大致相當。不出所料的是,做為正確的道德行為的接受者(如:受到幫助)比實際執行一個正確的道德行為,所帶來的感覺更好;也能使參與者接下來更願意幫助別人,這種現象稱為道德感染(moral contagion,或者可以說「善的延續」)。

研究還證實了,政治立場會影響到道德觀念。過去許多道德行為的研究都集中在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或保護人們免受壓迫。但是,道德並不只有這兩個面向而已。因此,研究者做了六項分類:關愛他人、平等、自由、忠誠度、尊重權威和貞潔,並依此對收到的內容進行分類。結果發現,保守派比自由派更可能報告涉及貞潔與尊重權威的行為,而自由派比保守派更可能報告有關平等。除了這六大分類以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參與者也會對自己的誠實和自律進行評價。例如:「儘管我答應別人我也不會吃它,我還是偷偷的吃了速食。」。

當然,這項研究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參與者對自己的觀點,會影響到他們如何報告自己的行為。不過,這項研究也確認了一些在實驗室看到的行為,在真實生活中確實會發生:例如道德傳染(善的延續)。

筆者想,其實信教與否,我們都只是凡人;皈依某個宗教,代表我們認同這個宗教所倡導的道德與價值觀,但是過去的習氣(習性),一時要轉過來,恐怕還是不容易。因此,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要「吾日三省吾身」,不要做一個「大街上打人,暗巷裡懺悔」的凡人。這個研究,對於如筆者這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是一個警惕,警惕我們要時時念念在心,不要「第一年,佛在眼前;第二年,佛在大殿;第三年,佛在西天」囉!

參考文獻:

2014/9/11. Religious or not, we all misbehave. Science Now.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One Piece 展

紀念品商店的目錄(正面)

因為場內不准拍照,所以要請大家相信我說的話了。今天跟女兒去看了One Piece展,雖然我不是海賊王迷,但是對於這個歷久不衰的漫畫所造成的現象很有興趣,加上之前上網去看有關這個展覽的資訊時,發現竟然還要領號碼牌,也就是說當天去不見得可以看到展覽,所以就更想要了解了。

我們選了今天,因為中小學已經開學加上是一個上班日,覺得應該不會人擠人,然後就買好車票準備北上。花東人坐火車出門一定要事先規劃的,不然一路站到台北可不是玩的。雖然太魯閣跟普悠瑪號只有兩小時,但是上面可不給站!所以如果買不到座位票,就是要等著站三小時。

到了展場,發現所有的動線--包括外面排隊的紅龍--全部都規劃得好好的。不過,因為今天人真的不多,所以我們今天什麼紅龍也沒用上,買了票就進去了。外面買票的標示也都清清楚楚,哪裡是等領號碼牌、哪個櫃臺可以刷卡、或只能用現金,全部都清清楚楚。

買完票,有指引人員一路引導我們到入口。整個展場是有劇情的,依照劇情的安排有四段影片。其中一段也不知道要不要算是影片,因為它是把許多的圖圍繞著一個圓形的房間,隨著燈光的明暗來走劇情。據工作人員說,這一段是台灣的展場所獨有。不管是四段的哪一段,展場人員都會等到前一次播放完畢,前一場參觀的人離開以後,才讓下一場的參觀者進入觀賞。所以不會有看到一半忽然跑進來一群路人甲的這種事情,參觀者的興致也不會被打斷。當然,因為是依照劇情走的,所以他們也不允許「逆向行駛」。

在兩段影片中間,展示了許多尾田老師的手稿。這些手稿也都是依照劇情安排所擺設的,並不是隨便放一堆漂亮的手稿而已。中間有一個展場展示了尾田老師的書桌,還有一小段影片是尾田老師現身說法,讓我們知道航海王是怎麼畫出來的。

當我看到尾田老師說他一張彩圖要畫好幾次,直到確定他最喜歡的色彩以後,才會開始上色,我不禁想到台灣的漫畫家恐怕沒有這樣的餘裕。當然,日本有一億兩千六百萬人口(根據維基百科2012年的數字),台灣只有兩千三百萬人口,加上日本的漫畫文化比台灣興盛得多,他們有這樣的環境可以養得起尾田老師這樣的漫畫家,台灣恐怕就沒有辦法。

影片的精緻度也讓我訝異。雖然只是把漫畫裡面的片段拿出來,但是卻全部都是3D製作,對話也都是依照出現的順序,從螢幕上突出來。有些「大叫」的字,還會另外再突出來強調。這些技術我相信台灣不是沒有,只是願不願意做的問題。就像台灣的電影,大部分的畫質都只能做到像比較高檔的電視劇的品質,能夠做到像「賽德克‧巴萊」那樣令人感動的畫質,可以說是極少。而One Piece展裡面的幾段電影,給我的感覺就像我看到「賽德克‧巴萊」的畫質那樣的感動。

展覽有限制人數,這點也讓我覺得很感動。我參觀過的幾個在台灣舉辦的展覽,都沒有人數的限制。或者即便有,應該也不是建立在參觀品質上,而是建立在那間展覽場的最大容許人數上。所以會看到整個展場門庭若市,大群的人圍著畫作,散客只能站在遠遠的地方看畫作的一角(這時候很想帶上望遠鏡)。但是One Piece展不允許這樣,所以每個參觀者應該都可以在適當的人數狀況下參觀。當然,今天人很少,或許有朋友在人多的時候去看過,能給筆者一些回饋。

最後出來,就是要買紀念品啦。我去過的幾個展覽,紀念品商店都是鬧哄哄地,摩肩擦踵,參觀者手上拿著自己要買的紀念品,努力的往結帳櫃臺游去。但是這個展不一樣。他們有一張目錄(見上圖),裡面詳列了每一種紀念品,在現場也有樣品放在櫃子裡展覽,參觀者可以仔仔細細地看,決定要買哪樣。甚至連哪幾樣已經沒貨了,也都清楚標示出來。

在目錄上打勾或註明完數量後,拿著目錄到結帳櫃臺,一字排開應該至少有十個人吧!他們一看到有人拿著目錄走過來,無人結帳的櫃臺的收銀員立刻高高舉手,同時說:可以在我這裡結帳!目錄交給他們,後面立刻有人確認訂貨、撿貨、清點數量、結帳,同時在最後結帳前再次清點數量。這樣真的要點錯也很難。

女兒買了1600片拼圖,他們還特別把拼圖盒子翻過來,提醒日後如對拼圖有什麼不滿意,可以聯絡負責製作的公司。

整個展覽看下來覺得,能把一個展覽作得這麼高檔,真的需要用心規劃。比起去年到今年看到的幾場展覽,只見紛亂嘈雜,無法令人好好欣賞,連買紀念品都像上菜市場一樣,我們的策展人員真的應該好好跟這次One Piece展的單位學習。

最後附上展場外面的幾張相片...
展場的入口

這張是尾田老師專門為台灣的One Piece展所畫的。
看到台灣名產了嗎?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給大一新生以及家長們的建議


每年九月,都會有一批新生進入大學。進入大學以後,因為絕大部分都是初次離家,難免會有一些狀況;而這些狀況,隨著出生率的下降,每年越來越多。因此,老葉想要給新生以及家長們一些建議。其實,類似的東西不同的人都已經說過,不過我就是愛囉唆,還是要再囉唆一下:

 一、如果還沒開學,趕快惡補一下「生活技能」吧,洗多少衣服要放多少洗衣粉(這中間是有比例關係的)、如何使用大同電鍋(包括用完如何清洗)、微波爐、烤箱、垃圾桶(滿了要倒),這些都是重要的事。

二、除非你還住在家裡或自己住一間,否則寢室裡面的事務一定要跟室友分攤著做。室友不是你的父母、祖父母、瑪麗亞,說好大家一起做的事,不要時間到的時候就人間蒸發,不管你的理由是什麼,室友都會不爽。如果真的沒空,討論的時候應該要提出異議。記住,你已經十八歲了,刑法上已經是成人了,要學會用成人的方式溝通,不要討論的時候不敢講,私底下一堆意見/消極抵抗/積極迴避,這都會讓你成為不受歡迎的室友。

三、不要期待老師會幫你畫重點。老師如果肯跟你說哪裡很重要要念,就應該要感恩了。大學不是高中,找老師問問題是問不懂的地方,不是問重點在哪裡。每天花點時間唸書,不然一不小心就期中考了,大學不會有小考、複習考,不要等到期中/期末考才哭哭。

四、家裡的父母賺錢不容易,家裡給的生活費,要有預算的概念。如果一個月給六千就是一天只能吃掉兩百,中午吃了一百五就代表當天只能再吃五十(包括點心飲料)。不要半個月把一個月的預算花光,然後開始吃土。雖然真有人吃土,不過並不是路邊的土都可以挖一塊起來吃,也不能充飢。

五、重要的東西不可能全部帶在身上,放在宿舍自己也要有自覺,人心隔肚皮,雖然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是好人,但是只要有一兩個在某個「摩門特」起了貪念,就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所以,密碼、印章跟存摺不可以放在一起,身邊不要隨時都是家財萬貫的狀態。

六、離開家,進入沒有人管的狀態,要學會自我管理。該吃飯的時候要吃「正常」的飯,該睡覺的時候要睡覺,你現在揮霍的青春健康,未來都會回來找你,所以生活要有節制。正常的飯是什麼應該不需要我說太多,雞排、餅乾、霜淇淋等都不算在裡面。有些地點比較偏僻的學校,除了校內跟校外附近的餐廳以外,沒有多少供應餐點的地方,而這些地方過了用餐時間經常是休息狀態的。所以要有自覺,學校不是家裡,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有食物供應。

七、學校相關的規定,如果有疑問,請上學校官網查資訊、問行政人員,不要聽同學跟學長姐(有時還包括老師)道聽途說。規定可能會改,上一屆的規定不見得一定適用於下一屆,萬一耽誤了自己,沒有人會因為當初給你錯誤的資訊而幫你扛起責任。

八、離家上大學,是進入社會的開始,請開始懂得「為自己負責」的意義。所謂的「為自己負責」就是「一人做事一人當」。每一件事都有「前因」與「後果」,不要在「前因」發生的時候說「我可以為自己負責」,到「後果」來的時候又躲起來。例如:因為沒唸書被退學,就是自己的責任。不要在狀況發生時,全部都怪別人,都是別人的錯,讓爸爸媽媽到學校來拍桌子、哀求。

九、老師再好,如果你在學校生病、受傷、闖大禍,老師還是要通知家長的。所以,做事情之前要想到後果,不要光只是聽情緒的指揮。

十、用e-mail聯絡同學、老師的時候,請一定要有上下款。上款可以用「XX老師/同學您好」,下款一定要有署名。尤其老師並不具有心電感應的能力,請不要沒頭沒腦一句/段話給老師,希望老師可以一秒就知道你是誰。

十一、家長不要只是一味禁止,不可騎機車(他會偷買、借同學的來騎)、不可交男/女朋友(天高家長遠,他出門就是別人的,管也管不住)、不可點點點...那些都沒有用,不如好好跟他溝通,聽聽他的說法,孩子已經18歲了,總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都沒有自己的想法,你就真的要擔心了。

十二、家長不要動不動就幫孩子出頭,這在中小學也是大忌,更何況是大學。你去幫他罵同學、罵老師罵得很爽,但是罵完你回家了,他還是要在學校面對你罵完的那些人。幫他出主意可也,但是要不要執行要看他自己,除非真的有問題,否則不要去幫他出頭。

寫得很累,先這樣吧。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動物解剖課程是否有其必要?從印度最近的決定說起

印度的動物保護團體PETA(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經過長久的努力,終於在今年得到勝利。主管印度大學教育標準的機構UGC(The 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宣布,大學的動物系以及生命科學相關科系的課程,不得將動物解剖(dissection)納入課程的一部份。

事實上,在2011年時,UGC已經頒佈指導手冊,允許大學部以及學士後學制學生可以選擇不參與動物解剖課程。在今年三月,印度的Medical Council 已經禁止大學部醫學相關科系提供動物解剖做為課程的一部份,並考慮將這個禁令延伸到學士後學制。

在印度,過去40年來,因為學生課程的需要,造成某些種類的青蛙已經列入「瀕危」(endangered);在阿育王生態研究與環境信託中心工作的(Ashoka Trust for Research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N. A. Aravind也認同學生課程對於青蛙生態的影響。他說,印度牛蛙(Indian bullfrog)在過去因為食用以及大學解剖課程的需要造成數目大量下降,曾在1991年列入瀕危物種;但是當列入瀕危後,雖然盜獵問題沒有解決,但是因為大學不再能使用牠來進行解剖教學,後來族群的數量便慢慢增加了。

Indian bullfro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有些學校的老師譴責這項決定,他們認為,動物解剖還是課程所需要的;但是PETA的科學政策顧問Chaitanya Koduri說,大部分動物系以及生命科學相關科系的畢業生說,他們很少用到當初在動物解剖課程學到的知識。因此,沒有必要為了用不到的知識而浪費其他生物的生命。

雖然PETA認為可以用電腦模擬來取代活體生物解剖,但是各地的教授們說,並不是每個大學都能夠負擔得起電腦模擬課程的費用。南亞洲大學(South Asian University)的Kambadur Muralidhar教授認為,用瀕危物種來進行生物解剖當然不妥,但是PETA可以考慮讓老師們用其他數目很多的物種取代。Muralidhar教授說,他跟PETA先前曾經討論過很多次,但是到最後PETA還是不接受他的建議(用其他物種取代瀕危物種)。

筆者在大學課程中並沒有負責帶領活體解剖,就我了解的是,台灣很多學校的動物解剖課程,都是向業者購買人工飼養的牛蛙;因此就生態的影響上應該不大。不過,對於PETA所說「如果你一開始就不需要使用這些動物,為何要殺他們?」(“When you don’t need to use animals in the first place, why kill them?")我覺得這有一部份「倒果為因」的成分在。畢竟學生在十八歲時就要決定自己的興趣,其實是不大容易的;也因為這樣,學生畢業以後要完全「學以致用」也不大容易。筆者自己大學是醫技系畢業,但是在醫院實習的時候就發現對醫檢師這行沒興趣,所以畢業以後就轉行了。

當然,筆者認為,醫學、生科、農學院各學系,倒是至少可以針對自己學系的專業,是否將來會用到動物解剖所得的知識來考量;舉例來說,筆者就不認為醫技系需要進行青蛙的解剖,畢竟醫檢師的專業不可能與青蛙扯上關係。

至於情意教育方面,也有老師認為讓學生面對活生生的生命,要動刀子去解剖他,也是很重要的經驗;不過這方面應該可以找到其他的課程來取代吧?當然,對於生科、農學院的某些學系,如果還是要維持動物解剖課程,是否可以在課程進行之前,讓學生先看一些相關的影片,提醒學生這些生物都是為了要增長他們的專業知識而犧牲,讓他們不只是學會了專業知識,還學到了尊重生命的態度。這部分,筆者所服務的大學,的確是有安排的。

如位於蘇俄的Novosibirsk Institute of Cytology and Genetics研究所外面,便有一座老鼠的雕像,紀念為了科學發展而犧牲生命的老鼠們;

圖片來源:網路
在筆者看來,這也是一種尊重生命的表現。雖然大鼠(rat)與小鼠(mouse)因為有人工飼養不虞絕種;但畢竟我們要拿他們來做實驗,並沒有徵求過他們的同意,所以在使用他們時,也應該要想到他們也跟我們一樣是有意識的生命不是嗎?

如果還記得之前很轟動的一個實驗,證明大鼠在看到同伴受苦時,也會著急、會想辦法要把同伴救出來,甚至還會留下點心給受苦的同伴,相信大家應該會同意我們對所有的生物都應該有一份尊重。

最後,筆者跟大家分享一個自己的小故事:筆者博士班做的研究是噬菌體(bacteriophage),所以每天都要養很多細菌給噬菌體吃;有一天,筆者忽然想到如果這些細菌知道他們明天就要被拿去餵噬菌體,也就是說他們都要死了,他們還會長嗎?

參考文獻:

2014/8/6. Dissections banned in Indian universities. Science Now.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個人經驗的分享-巴爾札克的「論現代興奮劑」

論現代興奮劑 Traite des excitants modernes
作者: 奧諾雷.德.巴爾札克 Honore de Balzac
譯者:甘佳平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12/15
ISBN:9789570837315
圖書資訊:博客來










巴爾札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酒、咖啡與菸草。
由於他自己也喝咖啡,所以他在裡面提供了不少有關咖啡的個人經驗。他提到咖啡喝多了會讓人變得易怒、暴躁。
有趣的部分是,他醉酒的經驗。
在這之前他從來沒有喝醉過,所以那一次他的朋友向他挑戰。
他大概喝了超過十五瓶酒吧,然後他開始發現路變得軟綿綿的,每一個女士頭上似乎都帶著羽毛...
至於菸草,他認為應該是這三者中成癮性最高的;從現代的研究證明他說的沒錯。
雖然這本小書裡面,沒有提到太多的學理部分;畢竟那時候對這三樣東西的研究也不多,但是看到作家對於這三種物質的親身體驗,也是很有意思的。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看見時代的一扇窗-我讀「雅舍小品補遺」

雅舍小品補遺
作者: 梁實秋/著,陳子善/編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02/10/01
ISBN:9575609867
書籍資訊:博客來













這本「雅舍小品」是陳子善先生在梁實秋先生亡故十年後,將他生前以其他筆名發表的文章彙整而得的。由文筆上可以看出是梁實秋先生的文沒錯,不過裡面有些文章現在看來,風格倒是與雅舍小品不大相同,但是倒也具體描述了當時的社會風貌。

如:「考生的悲哀」,梁先生在裡面化身為芸芸眾考生的一員;「大沽口外」,提到因為同船的乘客有人得了霍亂,因此原本三天的航程成了二十天;「感傷紀行」講的是逃難;「演戲記」、「相聲記」講的是自己粉墨登場的經驗;「法巡捕房的一幕」說的則是在中國還有租界時,外國的巡捕如何欺壓華人。

過去看梁先生的文章時,很少看到他以第一人稱提到自己的經驗;雅舍小品的散文裡的梁先生,比較近似於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縱然被房東的狗撲咬,梁先生的描述也是冷靜而帶著一點幽默感的。

而上述這些篇散文,梁先生以第一人稱來描述自己的經驗,雖然幽默感仍隨處可見,但可以感覺到梁先生的心情。尤其是「法巡捕房的一幕」,讀來真的令筆者感到,當自己的國家國勢衰落時,在自己的土地上被人糟蹋的那種心痛啊!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現代小麥是怪獸嗎?我讀「小麥完全真相」



小麥完全真相:歐美千萬人甩開糖尿病、心臟病、肥胖、氣喘、皮膚過敏的去小麥飲食法

Wheat Belly: Lose the Wheat, Lose the Weight, and Find Your Path Back to Health

書籍資訊:博客來



要寫這樣一本書是需要勇氣的。作者也說,要說小麥是不健康的,就像說前總統雷根是共產黨員一樣的驚世駭俗。不過,作者還是提筆寫了;或許是因為他自己本身也對麩質過敏的關係。

筆者在看這本書時,腦海中一直出現的詞就是「簡化」。作者為了要強調小麥帶來的害處,在許多地方刻意地簡化了數據、改變數據的表示方式,企圖讓讀者相信,小麥以及小麥的產品是吃不得的,而這些是因為過去五十年來的基因改良,使小麥成為他書中所描寫的「怪獸」。

但是小麥真的是怪獸嗎?讓筆者帶著您看看作者忘了告訴你的一些事。

在第二章裡面,作者提到現在北美小麥田每英畝的產量是一世紀前的十倍(p.29 or p.14),如果不了解過去這一世紀我們經歷了綠色革命,包括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的發明與使用,作者的這番言辭一定會使讀者想:哇,十倍!真是怪物!我覺得作者這樣說其實不是很公平,雖然被他大肆撻伐的育種也是提升產量的原因之一,但卻不是唯一的原因呢。

當然,可能會有讀者說,那麼在p.40(原文在p.24)提到的侏儒小麥使中國的小麥產量自1961到1999增加了8倍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不要忘了這本書裡面也提到,在侏儒小麥還沒有誕生之前,如果充分施肥,小麥會因為麥穗太重產生倒伏(lodging)現象;通常那樣的狀況會使得收割變得困難,甚至會影響到收穫的品質。所以,通常農夫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減少肥料的使用。等到使用了侏儒小麥以後,不需要擔心倒伏的問題,所以肥料的用量也會增加,當然產量也會增加了。所以,我還是要說,育種並不是提升產量唯一的原因

不過,作者在本書中倒是點出了一些在育種上的心理層面問題。過去筆者在國外時,常會收到一些種苗/種子行的目錄;有時看到那些目錄都覺得,這些育種的目的是什麼呢?目錄上總是強調,他們培育出了最快可以收穫的生菜、切一片就可以蓋滿整片土司的蕃茄,可是卻沒有提到,究竟這生菜、這蕃茄的營養價值與口感,是不是比得上原來的生菜與蕃茄?

同樣在第二章,作者提到現代小麥的基因可能與最初(8,000年前)的小麥有很大的差別,可能有數百或數千個基因不相同;這裡如果他比較的是古代的麵包小麥(Triticum asetivum)與現代的麵包小麥,我個人是有點懷疑差別會到數千個基因在序列上不相同,因為麵包小麥的基因體已經在2012年定序完成,根據冷泉港的新聞稿,麵包小麥是六倍體,有80%的序列是重複序列(repetitive sequence),估計約有94,000-96,000個基因。如果有數千個基因有差別,即使對於一個有九萬多個基因的植物來說,那還是相當大的差別。而作者卻將麵包小麥與一粒小麥(einkorn)來比較,聲稱他們有很大的差別,筆者以為,光是中間加進來的goat grass (Aegilops speltoides)與Triticum tauschii,有數千基因不同,應該也不意外吧。所以這裡似乎又有混淆視聽的嫌疑。

另外,作者一直提到whole wheat (全麥)的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高達72,但是筆者上網去查了一些資料,卻發現大部分全麥產品的升糖指數都在70以下,其中在2002年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文章中有很詳盡的表格,而全麥產品升糖指數超過70的只有極少數,有些甚至低於40以下。當然,升糖指數測定值會因為每個人的狀況而有變化,但如果大部分的全麥產品都低於70,作者卻不斷強調全麥產品是「比蔗糖還糟的食物」,是否有誇大的嫌疑?

書中舉了許多不吃全麥食物後減重的實例,很容易讓讀者順著作者的結論認為:所以不吃全麥就會減重。但是裡面舉的都是「個人」,而當作者提到「有很多人」因為不吃全麥食品達成減重時,除了他引用的文章裡面的數據外,所有他自己的經驗都沒有統計數據。

至於說不吃小麥相關的食物的減重效果,筆者相信是真的;但筆者也相信如果今天我們任何人減少澱粉類的食物攝取,也會有一樣的效果。筆者在去年(2013)年底被發現血糖偏高,於是開始限制澱粉類的食物攝取。注意,是限制,不是完全不吃。於是筆者改為每天有一餐不吃澱粉,幾個月下來也少了三公斤。其實只要注意澱粉類食物的攝取、不吃點心,要減重並不難;很多越來越胖的人,雖然一直宣稱他們三餐都吃很少,但其實他們常常在吃所謂的低卡食品,這才是問題。低卡食品並非零卡,吃多了也一樣會胖。至於作者在p.86(p.67)提到的50%的乳糜瀉(celiac disease)同時還有肥胖問題的患者,在去除小麥類食物後BMI恢復正常,筆者覺得這是很平常的事,畢竟經常肚子痛、要拉肚子,應該不太想運動吧。

有些作者宣稱的所謂「社會上普遍的飲食觀念」,筆者也不相信是普遍的。例如p.75的「如果某件對你有害的東西(如白麵粉),被某件害處較小的東西(全麥)取代,那麼大量攝取害處較小的東西,必定大有助益」我相信除非是「有益」,否則也不會有人多吃吧。作者只是為了強調小麥的害處,卻在某個程度上把大部分的人都描寫成愚不可及的傻子,實在是令人看了覺得非常不舒服。

到底乳糜瀉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果作者想要把乳糜瀉的原因怪罪到幾十年來的小麥育種所產生的特殊蛋白質,那麼第六章真的是自打嘴巴了!就如作者在第二章提到,現在的小麥品種大多是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IMWIC)的成果,而該中心成立在1943年,那時候二戰(1939-1945)即將結束;即使開張後馬上開始工作,也不可能馬上就有成績,畢竟植物育種是不可能那麼快取得成果的,更何況連作者自己也說,到1980年,該中心培育出數千種新的小麥...(p.39),而荷蘭醫師卻是在二戰末開始發現小麥與乳糜瀉的關係,更不用提早在第二世紀可能就有這樣的問題,那時候的人可不是吃現代小麥喔!至於說過去五十年患乳糜瀉的人增加了四倍,其實很多「新」疾病都會有類似的現象。過去因為沒有這個疾病的定義,所以醫師無法作出這樣的診斷;等到有定義了,當然就可以作出診斷,於是患病的人看起來就會有上昇的現象,乳糜瀉如此,自閉症也是如此。再者,作者率爾把驗出抗體當作罹患乳糜瀉的證據,是否稍嫌武斷了些?畢竟有超過一半驗出抗體的人都沒有症狀,而且根據Mayo Clinic網站以及維基百科上的資料,乳糜瀉的診斷,除了抗體以外,應該還要作腸道鏡檢查,檢視腸道上皮的狀況。

至於在第七章p.129(p.106)的說法很讓我吃驚,作者說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建議糖尿病病人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我上去看了一下ADA的網站,上面的說明並不像作者所說的就是教病人多吃碳水化合物,上面要病人把1/2的食物規劃給不含澱粉質的蔬菜,1/4的食物規劃給穀類以及含澱粉的蔬菜類,而且穀類要盡量全穀;剩下的1/4是蛋白質跟水果。我自己在去年被發現飯後血糖偏高時,醫生也叫我少吃澱粉類食物,多吃蔬菜等等。怎麼可能會有如作者所說的那種食譜呢?我不認為ADA會有那樣的食譜,即使在過去也不會有。而且ADA也沒有教病人吃點心。

作者列在p.130(p.107)的清單只是ADA給糖尿病病人的菜單的碳水化合物部份,只佔每日攝取總量的四分之一。就像筆者上一段說的,菜單還有一半是不含澱粉質的蔬菜、另外1/4是蛋白質、水果。說真的,作者這樣任意解釋其他網站的資訊,大概把看這本書的讀者都當作是不會上網的白癡。

而有關於第11章講到小麥可以引起大腦與小腦病變...筆者很想了解所有這些他提出的數據,撇除掉樣本數太少(大部分都只有幾十人)的問題,研究人員對這些受試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是否有作深入的理解呢?還有在裡面提到35個有peripheral neuropathy的病人,其中25位接受了無麩質飲食,而另外10位繼續正常飲食,然後這10位的狀況變差了;筆者相信無麩質的飲食跟普通飲食的差別應該一望而知,那麼,這裡的測試是否會造成心裡上的期望,影響到神經呢?筆者之前讀過薩克斯醫師(Oliver Sacks)的書,裡面提到神經系統的病變最容易受到心理的影響,這點是否有列入考慮呢?

簡單來說,這本書裡面提供了許多資訊,但是作者為了要強調小麥對人有害,刻意將這些資訊曲解與簡化。事實上,筆者認為,關鍵並不在小麥上,而是在攝取過度熱量上。現代人每天都吃太多,就如「共病時代」裡面說的,進入農耕社會以後,我們天天都是豐收季節,食物永遠不匱乏,因此儉約基因才會成為問題。如果可以節制食物的攝取,不專注於某一類的食物(通常是碳水化合物)上,其實很多健康上的問題都會解決。

至於說乳糜瀉呢?就像Mayo Clinic以及維基百科上面說的,那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對小麥的麩質過敏。這個世界上也有人對海鮮過敏、對花生過敏、對牛奶過敏,難道我們就要倡導大家都不要吃這些食物嗎?對過敏的人來說,攝食這些食物當然有害,但是對其他的民眾來說,只要不過量,其實小麥跟眾多食物一樣,都是安全可食的。吃吧。

最後要說的是,之前沒有看過天下出版的翻譯書,但是這本非常令人遺憾的,明明原文著作的最後有密密麻麻的參考文獻,但是天下卻把它完全拿掉了。這樣的出版政策,對於一本科普書來說,拿掉參考文獻會使它看起來完全就像「街談巷議」。雖然本書的內容有許多作者的偏見,但畢竟參考文獻也是作者的心血所聚,台灣的科普翻譯界,對於參考文獻的尊重度,似乎還有待加強,唉!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藥即是毒

書籍資料請見博客來

這本書裡面介紹很多有毒植物,雖然有些不是真的有毒,而是藉由與其他動物(如螞蟻)共同生活,當我們碰到這些植物時,螞蟻會出來保衛家園,造成我們的困擾。

也有些植物在以前是有毒植物,但是「藥與毒只是劑量的差別」,所以在現代成了珍貴的藥用植物,例如紫杉。

當然也有毒性很高無法供作藥用的植物,但或許只是還沒有找到對的劑量罷了。

這本書的資料非常豐富,作者旁徵博引,舉出許多歷史上的人物為例;有些是名人,如蘇格拉底、凱撒,有些則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看到這些例子時,既佩服作者的博學,也不禁想到華人世界和歐美世界在保存這些資料時,態度上的差別。去年協助整理了一些資料時,就發現華文的資料只要超過五年到十年,要在網路上搜尋到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是外文的資料,只要用對了關鍵詞,卻是連幾十年前的都可以找到。對於耙梳資料的人來說,這中間的差別,實在不只是差天差地而已。

本書的另一個好處是提供了很多有毒植物的英文俗稱,對於移民到國外的人,其實也很方便。插圖畫得極有水準,不過是黑白的,未免有點遺憾。

最後要提醒大家:這本書現在已經有第二版,如果想入手,請買二版喔。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合法的掠奪就是英雄?!我讀「盜匪、商人、探險家、英雄?:大航海時代的英國海盜」














一開始閱讀這本書,我就被下面這句話吸引了:

「若是結合國家權力進行掠奪行為,此時海盜就稱為探險家或商人冒險家」,或縣/市長(誤)。

我們過去在閱讀有關大航海時期的歷史時,書上總是跟我們強調,這些海上的冒險家,受到哥倫布的發現的鼓舞,爭先恐後地去世界的各個角落找未發現的新大陸;而提到伊莉莎白女王,也總是講她開啟了英國的黃金時代。或許是國高中的歷史課本都講得太簡略,總讓筆者覺得這些外國人好厲害,相對的中國似乎不怎麼樣...

直到開始閱讀不同的書籍之後,逐漸發現很多事情似乎不是當初被教導的那個樣子。而這本書,更讓我看到了所謂的「黃金時代」是怎麼達成的,也證明了,歷史永遠是為勝利者服務。

所以海盜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探險家、英雄,而他們所進行的殺戮與掠奪,都只是為了取得利益的必要手段。女王陛下的海盜,就如現代電影「不可能的任務」裡面的特種部隊,「一旦任務失敗,組織將完全否認你與組織之間的關係」。

這些大海盜們,在國家的支持之下,完成了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也為國家(以及自己)賺了很多錢。甚至還可以當市長呢!

這本書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歷史,對刺激思考很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一個慢讀者的分享

上次被Gene大點名分享如何大量閱讀,其實我讀書很慢,所以要說大量閱讀是不大可能,不過既然被點名就來分享一下好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歐陽修說讀書有「三上」:枕上、馬上、廁上。我在二十歲以前大致上也是三上,枕上、廁上跟桌上。當學生,時間比較多,所以在桌子前面看書的時間也多;睡覺前看看書,多半看小說;上洗手間時看看書,消磨時間順便解決人生大事,也還蠻實用的。

等到畢業、工作、成家以後,尿布奶瓶加上工作,把我的時間碎屍萬段,在桌子前面看書的時間就少了,坐在桌子前面多半都是辦公,看書的時間已經被壓縮到剩下枕上....其實當兒女還小的時候,每天圍著他們團團轉,頭一沾枕便立刻入夢鄉,連枕上的時間都沒有了!倒是出差的時候,在飛機上可以看點書;等實驗的時候,也可以看點書。那段時間應該算是我的不看書期吧,看的都僅限於工作上的需要,根本沒時間看工作以外的書。

等到孩子大了,又開始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讀書,卻因為工作的關係,時間還是非常零碎的。這時候我的閱讀時間又回到「三上」:桌上、馬上、枕上。為了備課,常常要上網去吸收新知,所以「桌上」的閱讀時間變多了;出差的時候沒有電話等雜事的干擾,看書格外有效率;倒是睡前因為年紀漸長,容易有失眠的問題,所以枕上多半看的是比較輕鬆的讀物。

最近覺得看書的速度始終趕不上買書的速度,所以在包包裡放一本書,有空時就拿出來閱讀,即使看個三五頁甚至一兩頁都好,竟然也用這招看完了兩本書呢!不過,因為近年來看的書都是比較「嚴肅」的書,而有些書真的不容易讀,為了降低倦怠感,我現在是一次同時看幾本不同的書,換來換去的看,這本看累了換那本,如此一來也看完了不少本呢!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泡泡紙(bubble wrap)的另類用途

壓破泡泡紙(bubble wrap)的泡泡可能是一種非常抒壓的行為,有的人喜歡一個一個壓,有人喜歡整張疊起來扭,聽那「ㄆㄧㄚㄆㄧㄚㄆㄧㄚㄆㄧㄚ」的連續爆炸。但是,玩完以後接下來大概就只能往回收筒一扔了。

玩過泡泡紙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現在,科學家們提出了另一種方法來重複使用這種包裝材料:將泡泡紙的泡泡當作小型的試管狀容器。他們在ACS的期刊「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報告顯示,可以直接就在氣泡裡進行分析實驗。

研究團隊說,泡泡紙幾乎是無處不在,價格低廉,破碎時不會如玻璃容器產生鋒利的邊緣,處理時很容易燃燒又柔軟可折。氣泡的內部是無菌的,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昂貴的高壓滅菌器 - 了對於世界上將近二十億沒有穩定的電源的人們,是一個很大的好處。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可行,研究團隊用注射器注入液體到泡泡紙的泡泡裡,再用指甲硬化劑(nail hardner)將注射孔密封。他們成功地跑了貧血和糖尿病測試,也在裡面養過大腸桿菌之類的微生物。

研究團隊在泡泡紙裡面進行測試。圖片來源:Science Direct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測試可以證明,泡泡紙的泡泡,可用於存儲採樣並進行分析化驗,尤其在資源有限的地區特別有利,並而且成本低廉。

研究團隊接受從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資助。

筆者按:「ㄆㄧㄚ」泡泡紙可以抒壓,拿泡泡紙來作實驗,就沒有抒壓的效果了...不過對於一些研究經費極端不充裕的國家來說,可以有不需額外滅菌的無菌的測試環境,應該也相當的抒(解經濟)壓(力)吧?

參考文獻:

2014/7/16. Bubble wrap serves as sheet of tiny test tubes in resource-limited regions -- ScienceDaily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咖啡推翻了法國!我讀「咖啡精神-咖啡與咖啡館的文化記憶」






咖啡精神:咖啡和咖啡館的文化記憶

The Spirits of Coffee

  • 作者: 王士文/著
  • 出版社:果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9/29
  • ISBN:9867796209
  • 圖書資料:博客來





這本書收集的資料算是相當豐富的,作者對咖啡應是相當的了解。筆者身為一個每天都要喝咖啡的人,但是一直只停留在「喝咖啡提神」的層次,覺得有點慚愧。

這本書前面提到咖啡的由來,包括曾經因為種種原因被不同的國家頒佈禁令,以及美國人喝咖啡的始末。原來美國人是喝茶的,但是從「茶葉稅」以及後來的獨立戰爭,美國人為了愛國,開始不喝茶;同時也因為中南美當時已成為咖啡產地,基於輸入方便的理由,美國人開始喝咖啡,到南北戰爭時甚至士兵的口糧中也包括了咖啡!

後面提到較多的是有關於法國的咖啡館對法國文化的影響,包括法國大革命的第一篇演說就是在Cafe de Foy前面發表的,以及後來咖啡館成為法國的知識份子聚集的地方,有許多畫家、思想家都在咖啡館中構思、寫作,當然如果觀光客太多時,這些名人們也會因為不堪其擾而換地方(如海明威)。

對於想要了解咖啡文化的人,這本書是不錯的參考書。但是有點可惜沒有提到台灣的咖啡文化,不知道「台灣摩登咖啡屋」(前衛出版)能否補足部分缺憾?不過「台灣摩登咖啡屋」只有提到日治時代,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台灣咖啡文化,不知是否有相關著作呢?「明星咖啡屋」成立於1949年,中間曾一度歇業,也曾是許多文化界人士聚集的地方;網站中也收集了一些有關明星咖啡屋的史料,但不知台灣其他地區的咖啡文化又如何?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重新認識鴉片戰爭-我看「茶葉戰爭」

茶葉戰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











最近因為看了「植物帝國」這本書,對鴉片戰爭產生了興趣,於是到學校圖書館網站找跟鴉片戰爭有關的書,發現了這本書。
原本想,學校有書看看就好,但是看了一小段以後,發現這不見得是一本「看看就好」的書,於是就把它買下了。
歐洲人在十五世紀愛上了中國的茶葉,但是中國人對歐洲製品卻沒多大興趣;造成中國在十九世紀以前成為全世界GDP最高的國家。為了平衡巨大的貿易逆差,最後英國人開始用非法的手段向中國販賣鴉片。世界上第一個禁煙令就是中國人(雍正七年,1729年)頒佈的。
可惜當時的清朝政府,對於國際局勢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只想到要禁絕鴉片,沒有想過要對外開放或是擬定其他策略。
更糟糕的是,當時清朝竟然對外國人一無了解,連林則徐都認為外國士兵戰力薄弱,而所有的理由竟然是因為他們打綁腿,加上外國人不願意磕頭跪拜,就因此認為外國人因為打了綁腿所以行動不便,不知道他們打綁腿就是為了行動方便,不願意磕頭跪拜是因為外國人沒有這種禮節。看了這一段真的會覺得笑不出來...。
以現代人的看法,可能會有些讀者覺得,當時清朝的「以茶制夷」的政策似乎是愚不可及;但本書也提到,其實從宋朝開始,就已經有用茶來控制外邦的政策;到明朝時,更加看重這一部份,還設置了「茶馬司」,專門管理與外邦的茶葉交易。
不過,所謂的「以茶制夷」的想法,要在兩個前提成立下才能成立:一是只有中國才能提供茶,二是「夷」(外族)必需嗜茶如命。第二個前提對於某些外族來說是成立的,而在清朝之前,第一個前提,也因為中國以外的外族生活的區域並不適合種茶,因此他們的「命脈」牢牢地抓在中國的手裡。
可惜的是,到了清朝,雖然英國人的確也嗜茶如命,但是英國並非清朝以前的其他外族,於是他們作了幾件事。一是走私鴉片,來平衡貿易順差,防止白銀外流;這個需求尤其在失去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以及中南美落入西班牙與葡萄牙手中後,更是迫切;二是找植物獵人潛入中國盜取茶種,尋覓氣候與土壤適合的地方栽種。
在中國(清政府)還自以為捏緊了外族的喉嚨之際,卻沒有料到植物獵人們早已將中國的後門大開。於是中國從1820(嘉慶二十五年)之前的全世界GDP最高的國家,因為印度茶葉的入侵,茶葉出口數量逐年下降;加上有些不肖商人將茶葉染色、摻假,使得中國茶在十九世紀後半一蹶不振,甚至在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兩江總督還派人去印度、錫蘭考察茶葉,真是令人不勝欷噓!
往者已矣,如今閱讀這一頁的歷史,不禁讓筆者想到,台灣的蝴蝶蘭是如何落入歐洲(荷蘭)人的手中,甚至荷蘭人還去申請相關的專利;以及台灣的蜜棗又是如何的悄然出現在海南島。雖然說「商人無祖國」,但當關鍵種源落入他國手中,甚至被拿去申請專利,反而使我們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受到重重的打擊、使我們的農業生技發展受到限制時,這些唯利是圖的人們,難道不應該受苛責?國家難道不應該設立更好的規範並嚴格執行?記得已往生的林洋港先生曾說,法律如牛毛,越多毛的牛越健康;但是如果這些毛都是沒用的「冗毛」,再多毛這條牛也不會健康;當然,無毛的牛也不可能健康的!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禮失而求諸野?我讀「台灣菸草栽培變遷史」


書名:台灣菸草栽培變遷史
作者:稅所重雄
譯者:吳萬煌
出版社: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ISBN:957-00-2418-6
圖書來源:慈濟大學圖書館











看這本書心情其實有些複雜,畢竟我們自己的菸草生產歷史,竟然是由日本人來寫;遠足文化有出版「台灣的菸業」,目前尚未開始閱讀,但那也是民間的力量。

稅所重雄先生從明朝一直講到日治時代的1925年,收集了非常多有關菸草在台灣栽培與生產的歷史,裡面也不乏虛心檢討的部分,如在1910-1922之間,發生了兩次為了衝產量不顧品質,最後必需燒毀劣質菸草的事件;這不但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也摧毀農民對政府的信心,造成後來在鼓勵生產的時候無法立即收效。

另外,由於日本在1905年在台灣實施菸草專賣制度,而原住民向來有自種菸草的習俗,造成在菸草專賣後,部分漢人轉向原住民購買私煙;裡面也提到日本政府為了遏止私煙氾濫,一度以高價向原住民收購菸草,後來又因不堪賠累而停辦;但停辦一年後又為了「理番」等原因,重新開辦原住民菸草收購。筆者對管理學不在行,這些部分,由筆者看來就是反映了人性;但也可以看出日本從馬關條約以來,一直想要收服台灣這個島嶼的決心。

這本書裡面提供的歷史資料也讓筆者了解到,原來花蓮過去所種的菸草,是所謂的黃花種菸草(Nicotiana rustica),葉片較厚,適合用於捲煙的生產,不適合用來作煙絲。筆者在花蓮十四年,知道花蓮過去曾種植菸草,也有菸樓,卻不知道菸樓的背後,其實是殖民政府為了提供移民到花蓮的日本人的生計,引進了黃花種菸草的結果。

至於唐朝、或甚至三國時代的人,到底有沒有看過菸草?是否吸過煙?李白的「相思若煙草」真的是說菸草?還是其他的物品?筆者以為,使者獻給漢順帝的,很可能真的是菸草(西域有玄律者入中華,呈獻後漢順帝一束香草曰:「吾邦之一草,使口含芳煙」);但由「本草綱目」中沒有菸草的記載、民間小說也不見吸煙的描述可以推斷,在明神宗之前,中國應該沒有菸草的種植,即使偶有記載,應該也是外邦的貢品而已。

現在大家都知道吸煙對身體有害,各國政府也都以鼓勵規劃禁煙區的方式來勸導大家不要吸煙;但看到明思宗竟然是因為種植菸草會妨礙農作物生產,於是用砍頭的方式禁煙,真是令人不寒而慄啊!

最後,還是很想說,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在作物生產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台灣故事」呢?稅所先生提到明清時代,總是扼腕於資料的不齊全;我在找尋相關書籍資料時,也驚訝於台灣本土資料的零散與難以發掘。不知道是否是我個人的問題呢?

黃豆萬能

  • 作者: 鄒瑋倫
  • 出版社:文經社
  • 出版日期:2009/07/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6635762
圖書資訊:博客來










這本書很特別,主要是因為作者身為中醫師,但是從小家中又開豆腐店,所以他能以中醫的角度以及實務的角度來講黃豆。

本書從黃豆的歷史說起,提到中醫對黃豆的評價(p.22)、西醫對黃豆的看法、黃豆的營養價值,接著講到不同豆製品的營養價值,最後提供了不少的黃豆食譜(包括豆渣),非常實用。

最後,作者不忘提及用黃豆製作生質柴油以及黃豆油墨等最新的應用。本書出版於2009年,當時生質能源正方興未艾,雖然也開始有「與民爭食」的聲浪出現。前一年(2008年)爆發第一次糧食危機,之後生質能源開始被檢討,當然本書主要的目的是推廣黃豆的多種用途,而且寫書耗時很久,撰寫當時也未必有暇顧及其它;筆者只是好奇,如黃豆油墨,偶而筆者會看到有出版物特別強調是以黃豆油墨印製,這應該多少也表示了黃豆油墨並未普及,究竟是因為成本考量,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就需要再了解了。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看國內科普翻譯書的五大困擾

因為教通識課的緣故,需要很多資料,看英文有速度的問題,因此這幾年看了不少中文的科普書。

看得多了,就發現國內翻譯國外的科普書,常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對單純「看書」的人或許不是問題,但對於教學工作者來說,卻非常的困擾。當然,也有些是共同的問題,不管要不要教書,看到這些部分都會很...

以下簡單說一下這些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更多困擾,歡迎分享。

一、看起來不像中文
        最常見是直接把英文倒裝句直接翻譯,也不用考慮中文沒有倒裝句這件事。不過筆者還真看過類似估狗大神的翻譯作品,而該譯作又是在估狗大神出現後才出版的,讓我不禁非常合理的懷疑譯者有拜過估狗大神。

二、參考文獻人間蒸發
        有些國外的科普書寫得非常專業,讓讀者看了以後,對於詳細的研究非常感興趣,而且從內文也看得出來是非常清楚有所本的;不幸的是,國內的出版社/譯者卻常常在翻譯時自動去掉參考文獻,常常讓筆者有種肚子挨了一拳的感覺。
        當然,認真要查也不是一定查不到,可是明明就是近在眼前的參考文獻,卻因為出版社/作者的便宜行事,變得遠在天邊了。有時也會真的查不到,這時就非常扼腕了。

三、人名、地名、專業名詞原文無處尋覓
        因為台灣對於這些譯名一直沒有統一,常常是譯者想翻怎樣就怎樣,如果不附上原文,有時根本不知道在講誰?在哪裡?是什麼?
        當然,如果可以在後面附索引是好的,不過筆者的經驗是,願意作這些事的,好像只有一部份。

四、已經有共識的譯名,譯者別出機杼
        筆者一直認為,已經出現在正史裡面的歷史人物,其實翻譯的時候應該要參考史書,而不是自己另外創造一個新譯名。
        照理說,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國民教育這麼普遍,要做到這部分應該不難才是。
        但是偏偏就會遇到。前陣子看有關鴉片戰爭的文章,就發現有人硬要把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 1st Earl Macartney,曾出使中國)翻成其他的寫法;若不是乾隆時就只有那麼一位George Macartney,還真是會傷腦筋得很。
        另外,大家都這樣翻的詞,也應該遵照慣例。筆者自己在書寫的時候,通常都會拜一下估狗大神或維基百科,或是搜尋專業的網站,以免雞同鴨講。

五、出現明顯的翻譯錯誤
        這個的例子很多,之前筆者就曾因為看到在「改變世界的植物」裡面出現「以半環繞的方式割出一條大約零點八公分的螺旋形切口」,讓筆者大惑不解,最後只好去借來原文書,原來是「以半環繞的方式割出一條大約零點八公分的螺旋形切口」。差一個字,相差很多呢!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如何用LEGO研究植物

愛荷華州立大學(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Ludovico Cademartiri想了解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特別是在氣候變化與土壤特性如何影響根系的生長。要進行這樣的研究,植物要暴露於高度受控的環境中,包括養分、水、氧氣以及根的物理障礙物等等都要控制。



Ludovico Cademartiri 以及 Kara Lind。
圖片來源:Science Daily

過去在植物實驗上最常用的環境控制方式,包括了溫室(Greenhouses)、培養箱(growth chamber)與微流控技術microfluidic technologies;溫室與培養箱可以為整株植物創造一個大致上控制得還不錯的環境,但是整間溫室都一樣。微流控技術可以建立一個高度控制微米級的環境,但是造價很貴,又比較複雜,也不容易擴充。

Cademartiri認為,這種研究植物和根系的生長的設備,應該是簡單、廉價、靈活、再現性高,並能同時進行多個實驗。這樣的東西最好還能模組化,結構精確又容易擴充,即使在沒有最新的技術或植物科學或農業研究的基礎設施的實驗室也能操作。 當然,這種設備還要透明,可以用高溫高壓消毒,立體,具有安定的化學性質,而且能與現有的植物生長實驗相容。

看起來達成所有這些要求似乎是很困難,但是他想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樂高積木。 


Cademartiri說,不要認為它們就是玩具。樂高積木實際上是以精密非凡的標準來構建的高品質的塑膠模組,我們可以用它來建立任何東西;而且非常適合用來解決複雜的設計問題。
Kara Lind(愛荷華州立大學博士生說,她在這個研究裡面負責的項目是:搞清楚如何將透明的樂高積木搭成可以充填凝膠或其他土壤替代物,然後讓植物在裡面發芽和生長。她還嘗試把樂高的環境擴充,好讓正在成長中的植物可以繼續裝在裡面。除此之外,她還開發在樂高的環境中建立化學梯度的技術,未來可以用來測試植物對營養物和毒素的反應。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最近在PLoS ONE發表的研究結果說明了,對於研究植物根系來說,樂高積木是非常方便和靈活的設備。他們將繼續開發工具,製造複雜、實惠又精緻的工具(樂高積木)。

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1. 先用LEGO Digital Designer(簡稱LDD)設計出想要的實驗器具,接著LDD就會產生說明書,並告訴設計者他需要的積木數目與型號。
2. 到LEGO的"pick a brick"網頁進行線上購買。
3. 等積木來了以後,拿去滅菌後組合。

然後就可以做實驗了!因為LEGO不是完全密合的,所以當要使用培養基培養植物的時候,在置備培養基的過程中會有少量培養基從隙縫流出,只需要在置備的時候先置備多一點培養基,等培養基冷卻到40度C左右再將培養基倒入LEGO容器,就不會損失太多培養基了。(詳情請看文章所附的影片

參考文獻:

2014/6/26. Science Daily. LEGO bricks turned into scientific tool to study plant growth -- ScienceDaily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以量取勝?我看「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











看過「植物帝國」、「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Seeds of Change」,現在來看「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

這本書列舉了五十種植物,好處是多,但是這也是他的弱點。對於想要全盤瞭解的讀者來說,不失為一本入門的書籍;但是對於需要深入瞭解的讀者,或許最後的「推薦閱讀」可能實用性更高。

雖然筆者已經看過好些本類似的書籍,但是「開卷有益」,還是學到了不少有趣的「豆知識」。
原來鳳梨造成了歐洲開始大量建造溫室。
美國獨立宣言在大麻紙上起草。
大豆的英文名稱soy,是日本「醬油」之誤。
「薑餅人」是伊莉莎白一世創造出來的。

翻譯書,還是有一些可能是因為翻譯所產生的疑問:

如第131頁,「到了西元一世紀,中國幾乎需送出三分之一的歲收。」
筆者查了一下,西元一世紀當時是東漢,東漢真的有因為外交的需要,每年要送出這麼多錢嗎?直覺上每年要送出這麼多錢的朝代,最有可能的應該是宋朝;筆者查了一下,宋朝是在西元十世紀,不知這裡是否有誤,因為手邊沒有原文本,所以也只能猜測了。

還有第152頁,「也讓1850年與1864年的兩場大革命發生得理所當然,其中太平天國革命佔領大片土地,」
筆者按,太平天國應該是從1850年到1864年,總共十四年;並沒有兩場革命,只有一場吧?但是手邊沒有原文,所以也都只是合理的猜測罷了。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筆者心裡更多的是慚愧;在筆者找尋資料的時候,發現很多東亞特有的植物,其實中文資料卻非常缺乏;可是卻可以從英文的資料中發現,他們已經有一些原文的書籍資料了。如'Bamboos of China'以及'The Book of Bamboo',可是中文有關竹子的歷史書籍卻付諸缺如。但是外國人用竹子並沒有我們那麼廣泛,或許這就是「禮失而求諸野」的心情吧!只希望我們自己也能建立跟我們息息相關的植物文獻的收集與整理,而不是等待外國人以西方觀點來幫我們整理,雖然也有一些外國人是有正義感與是非觀念的(如「植物帝國」一書的作者們),但如遇到自以為是的西方學者,那麼呈現的就不是可以參考的觀點了。

追本溯源-我看Henry Hobhouse的「Seeds of Change」

Seeds of Change

  • 作者: Hobhouse, Henry
  • 原文出版社:Pgw
  • 出版日期:2006/01/09
  • 語言:英文
  • 書籍資訊來源:博客來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已經看了「植物帝國」、「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為什麼會接著看這本書,是因為在「植物帝國」裡面,一再地提到 Henry Hobhouse 這個名字;等到把這本書的序文讀完,才發現這本書其實是這類題材的第一本,它在1985年第一次問世,當初是只有五種植物;在1999年因為古柯鹼(cocaine)的問題,加入第六種植物--古柯(coca)。
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看(才看完序文),但是,對於作者的遠見非常佩服。他在1999年新版的序文中就已經提出「糖是成癮性的藥」的這個說法,並且指出糖所造成的問題不亞於菸草,但是卻沒有任何政治人物注意到它。對照最近這幾年美國的科學家們開始大聲呼籲必需限制糖的攝取,甚至紐約市還訂定了許多與限制糖攝取相關的法案,筆者必需要說本書的作者是非常有遠見的。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新發現的顱骨化石協助科學家了解尼安德塔人的演化過程

由在西班牙Sima de los Huesos位址(以下簡稱Sima)所發現的骨骸上的特徵得到的證據,支持尼安德塔(Neandertal)人的進化過程,是在不同的時間,分別演化出不同的特徵;而非一次演化出所有的特徵。這個發現讓科學家能夠更了解發生在更新世中期(Middle Pleistocene)的古人類演化。過去對於這段期間的古人類如何如何演化,一直存有爭議。


高高的眉骨,突出的上下顎,是尼安德塔人的特徵。
圖片來源:Science Daily

研究團隊包括馬德里的Complutense大學的古生物學教授Juan-Luis Arsuaga博士,以及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Ignacio Martínez)博士(阿爾卡拉大學古生物學教授


約40至50萬年前,在更新世中期,古人類離開了生活在非洲和東亞的同伴,最終定居在歐亞大陸,在那裡他們演化出尼安德塔人一系。幾十萬年後,由非洲演化出來的現代人也在歐亞大陸安家落戶了。他們雖然能與尼安德塔人混血,但當時已出現生殖不相容(reproductive incompatibility)的跡象。正因為如此,現代人最終取代了尼安德塔人。


在一段這樣短時間,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之間的分歧的程度如此之大,令科學家感到驚訝。為什麼尼安德塔人如此迅速地從其他早期人類區隔開來?尼安德塔人到底經歷過怎樣的變化?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科學家們需要40萬年前歐洲人(尼安德塔人一系的早期階段)的準確圖像,也就是歐洲的化石記錄。這非常有挑戰性,因為這些化石是非常分散的,包括了不同的時間、地點的化石。但是位於西班牙阿塔普爾卡(AtapuercaSima 的樣品卻是不同的。過去從來沒有在一個地點發現過這麼多滅絕的古人類化石(包括尼安德塔人)過。從1984年發現這裡以後,已經找到了至少來自28個人的將近7000個化石,其中17個人有顱骨,且大部分的顱骨都相當完整。

這17個頭骨屬於一個古人類的族群。其中有一些過去已被研究完了,但是有七個是新的,有六個比以往研究過的都更完整。有了這些完整的樣本在他們的手上,研究者可以對型態進行更完整更深入的研究。

他們的研究成果幫助解釋關於尼安德塔人演化的假說,特別是吸積模型假說(the accretion model hypothesis),這個假說認為,尼安德塔人在不同的時間演化出它們的特徵,而不是一次到位。


馬丁內斯幾十年來對於尼安德塔人到底是怎樣演化出來的有很多討論。 在這些討論中,有一個很重要問題就是:在尼安德塔化(neandertalization)的過程中,到底是​​所有的顱骨特徵從一開始就演化出來;或者相反的,在整個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顱骨的不同部位受到影響呢?


研究人員的頭骨樣本顯示,尼安德塔人的特徵只出現在面部和牙齒。至於其他部位,例如他們的腦殼,依然表現出與更原始的古人類相關的特徵。


Arsuaga說,基於形態學的特徵,在Sima發現的古人類應屬於尼安德塔人進化系的一部分,雖然不一定是典型尼安德塔人直接祖先。他們屬於早期的歐洲血統的一部分,其中也包括了尼安德塔人,但比後來發現的更新世品系更原始。


重要的是,研究人員觀察很多尼安德塔人的特徵,發現都跟咀嚼(mastication)相關。 這些改變與必須密集使用前牙有關,他們的門牙出很大的磨損,猶如被用作「第三隻手」,這是典型尼安德塔人的特徵”。


Arsuaga等人的研究成果顯示,面部特徵的改變是尼安德塔人演化的第一步。這符合吸積模型的預測。


Arsuaga說,Sima頭骨的分析讓他驚訝的,不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似度很高。同一地質年代其他位址的化石與Sima發現的不同,這意味著在更新世中期,在不同族群之間的多樣性很高。


事實上,其他更新世時期的歐洲智人並沒有表現出在Sima看到這群尼安德塔人的特徵。因此,在歐洲更新世中期期間,同時存在著一個以上的進化譜系,而Sima的人們跟尼安德塔人的親緣較近。


Arsuaga和他的研究團隊對於他們在古人類演化上能有貢獻覺得很開心。他說:「光是能夠找到一顆這個時代的古人類牙齒就已經是大發現了,更何況可以有機會重建17個頭骨呢?就像找到寶藏一樣。」


參考文獻:


2014/6/19. Science Daily. Skulls with mix of Neandertal and primitive traits illuminate human evolution -- Scienc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