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現代小麥是怪獸嗎?我讀「小麥完全真相」



小麥完全真相:歐美千萬人甩開糖尿病、心臟病、肥胖、氣喘、皮膚過敏的去小麥飲食法

Wheat Belly: Lose the Wheat, Lose the Weight, and Find Your Path Back to Health

書籍資訊:博客來



要寫這樣一本書是需要勇氣的。作者也說,要說小麥是不健康的,就像說前總統雷根是共產黨員一樣的驚世駭俗。不過,作者還是提筆寫了;或許是因為他自己本身也對麩質過敏的關係。

筆者在看這本書時,腦海中一直出現的詞就是「簡化」。作者為了要強調小麥帶來的害處,在許多地方刻意地簡化了數據、改變數據的表示方式,企圖讓讀者相信,小麥以及小麥的產品是吃不得的,而這些是因為過去五十年來的基因改良,使小麥成為他書中所描寫的「怪獸」。

但是小麥真的是怪獸嗎?讓筆者帶著您看看作者忘了告訴你的一些事。

在第二章裡面,作者提到現在北美小麥田每英畝的產量是一世紀前的十倍(p.29 or p.14),如果不了解過去這一世紀我們經歷了綠色革命,包括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的發明與使用,作者的這番言辭一定會使讀者想:哇,十倍!真是怪物!我覺得作者這樣說其實不是很公平,雖然被他大肆撻伐的育種也是提升產量的原因之一,但卻不是唯一的原因呢。

當然,可能會有讀者說,那麼在p.40(原文在p.24)提到的侏儒小麥使中國的小麥產量自1961到1999增加了8倍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不要忘了這本書裡面也提到,在侏儒小麥還沒有誕生之前,如果充分施肥,小麥會因為麥穗太重產生倒伏(lodging)現象;通常那樣的狀況會使得收割變得困難,甚至會影響到收穫的品質。所以,通常農夫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減少肥料的使用。等到使用了侏儒小麥以後,不需要擔心倒伏的問題,所以肥料的用量也會增加,當然產量也會增加了。所以,我還是要說,育種並不是提升產量唯一的原因

不過,作者在本書中倒是點出了一些在育種上的心理層面問題。過去筆者在國外時,常會收到一些種苗/種子行的目錄;有時看到那些目錄都覺得,這些育種的目的是什麼呢?目錄上總是強調,他們培育出了最快可以收穫的生菜、切一片就可以蓋滿整片土司的蕃茄,可是卻沒有提到,究竟這生菜、這蕃茄的營養價值與口感,是不是比得上原來的生菜與蕃茄?

同樣在第二章,作者提到現代小麥的基因可能與最初(8,000年前)的小麥有很大的差別,可能有數百或數千個基因不相同;這裡如果他比較的是古代的麵包小麥(Triticum asetivum)與現代的麵包小麥,我個人是有點懷疑差別會到數千個基因在序列上不相同,因為麵包小麥的基因體已經在2012年定序完成,根據冷泉港的新聞稿,麵包小麥是六倍體,有80%的序列是重複序列(repetitive sequence),估計約有94,000-96,000個基因。如果有數千個基因有差別,即使對於一個有九萬多個基因的植物來說,那還是相當大的差別。而作者卻將麵包小麥與一粒小麥(einkorn)來比較,聲稱他們有很大的差別,筆者以為,光是中間加進來的goat grass (Aegilops speltoides)與Triticum tauschii,有數千基因不同,應該也不意外吧。所以這裡似乎又有混淆視聽的嫌疑。

另外,作者一直提到whole wheat (全麥)的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高達72,但是筆者上網去查了一些資料,卻發現大部分全麥產品的升糖指數都在70以下,其中在2002年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文章中有很詳盡的表格,而全麥產品升糖指數超過70的只有極少數,有些甚至低於40以下。當然,升糖指數測定值會因為每個人的狀況而有變化,但如果大部分的全麥產品都低於70,作者卻不斷強調全麥產品是「比蔗糖還糟的食物」,是否有誇大的嫌疑?

書中舉了許多不吃全麥食物後減重的實例,很容易讓讀者順著作者的結論認為:所以不吃全麥就會減重。但是裡面舉的都是「個人」,而當作者提到「有很多人」因為不吃全麥食品達成減重時,除了他引用的文章裡面的數據外,所有他自己的經驗都沒有統計數據。

至於說不吃小麥相關的食物的減重效果,筆者相信是真的;但筆者也相信如果今天我們任何人減少澱粉類的食物攝取,也會有一樣的效果。筆者在去年(2013)年底被發現血糖偏高,於是開始限制澱粉類的食物攝取。注意,是限制,不是完全不吃。於是筆者改為每天有一餐不吃澱粉,幾個月下來也少了三公斤。其實只要注意澱粉類食物的攝取、不吃點心,要減重並不難;很多越來越胖的人,雖然一直宣稱他們三餐都吃很少,但其實他們常常在吃所謂的低卡食品,這才是問題。低卡食品並非零卡,吃多了也一樣會胖。至於作者在p.86(p.67)提到的50%的乳糜瀉(celiac disease)同時還有肥胖問題的患者,在去除小麥類食物後BMI恢復正常,筆者覺得這是很平常的事,畢竟經常肚子痛、要拉肚子,應該不太想運動吧。

有些作者宣稱的所謂「社會上普遍的飲食觀念」,筆者也不相信是普遍的。例如p.75的「如果某件對你有害的東西(如白麵粉),被某件害處較小的東西(全麥)取代,那麼大量攝取害處較小的東西,必定大有助益」我相信除非是「有益」,否則也不會有人多吃吧。作者只是為了強調小麥的害處,卻在某個程度上把大部分的人都描寫成愚不可及的傻子,實在是令人看了覺得非常不舒服。

到底乳糜瀉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果作者想要把乳糜瀉的原因怪罪到幾十年來的小麥育種所產生的特殊蛋白質,那麼第六章真的是自打嘴巴了!就如作者在第二章提到,現在的小麥品種大多是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IMWIC)的成果,而該中心成立在1943年,那時候二戰(1939-1945)即將結束;即使開張後馬上開始工作,也不可能馬上就有成績,畢竟植物育種是不可能那麼快取得成果的,更何況連作者自己也說,到1980年,該中心培育出數千種新的小麥...(p.39),而荷蘭醫師卻是在二戰末開始發現小麥與乳糜瀉的關係,更不用提早在第二世紀可能就有這樣的問題,那時候的人可不是吃現代小麥喔!至於說過去五十年患乳糜瀉的人增加了四倍,其實很多「新」疾病都會有類似的現象。過去因為沒有這個疾病的定義,所以醫師無法作出這樣的診斷;等到有定義了,當然就可以作出診斷,於是患病的人看起來就會有上昇的現象,乳糜瀉如此,自閉症也是如此。再者,作者率爾把驗出抗體當作罹患乳糜瀉的證據,是否稍嫌武斷了些?畢竟有超過一半驗出抗體的人都沒有症狀,而且根據Mayo Clinic網站以及維基百科上的資料,乳糜瀉的診斷,除了抗體以外,應該還要作腸道鏡檢查,檢視腸道上皮的狀況。

至於在第七章p.129(p.106)的說法很讓我吃驚,作者說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建議糖尿病病人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我上去看了一下ADA的網站,上面的說明並不像作者所說的就是教病人多吃碳水化合物,上面要病人把1/2的食物規劃給不含澱粉質的蔬菜,1/4的食物規劃給穀類以及含澱粉的蔬菜類,而且穀類要盡量全穀;剩下的1/4是蛋白質跟水果。我自己在去年被發現飯後血糖偏高時,醫生也叫我少吃澱粉類食物,多吃蔬菜等等。怎麼可能會有如作者所說的那種食譜呢?我不認為ADA會有那樣的食譜,即使在過去也不會有。而且ADA也沒有教病人吃點心。

作者列在p.130(p.107)的清單只是ADA給糖尿病病人的菜單的碳水化合物部份,只佔每日攝取總量的四分之一。就像筆者上一段說的,菜單還有一半是不含澱粉質的蔬菜、另外1/4是蛋白質、水果。說真的,作者這樣任意解釋其他網站的資訊,大概把看這本書的讀者都當作是不會上網的白癡。

而有關於第11章講到小麥可以引起大腦與小腦病變...筆者很想了解所有這些他提出的數據,撇除掉樣本數太少(大部分都只有幾十人)的問題,研究人員對這些受試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是否有作深入的理解呢?還有在裡面提到35個有peripheral neuropathy的病人,其中25位接受了無麩質飲食,而另外10位繼續正常飲食,然後這10位的狀況變差了;筆者相信無麩質的飲食跟普通飲食的差別應該一望而知,那麼,這裡的測試是否會造成心裡上的期望,影響到神經呢?筆者之前讀過薩克斯醫師(Oliver Sacks)的書,裡面提到神經系統的病變最容易受到心理的影響,這點是否有列入考慮呢?

簡單來說,這本書裡面提供了許多資訊,但是作者為了要強調小麥對人有害,刻意將這些資訊曲解與簡化。事實上,筆者認為,關鍵並不在小麥上,而是在攝取過度熱量上。現代人每天都吃太多,就如「共病時代」裡面說的,進入農耕社會以後,我們天天都是豐收季節,食物永遠不匱乏,因此儉約基因才會成為問題。如果可以節制食物的攝取,不專注於某一類的食物(通常是碳水化合物)上,其實很多健康上的問題都會解決。

至於說乳糜瀉呢?就像Mayo Clinic以及維基百科上面說的,那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對小麥的麩質過敏。這個世界上也有人對海鮮過敏、對花生過敏、對牛奶過敏,難道我們就要倡導大家都不要吃這些食物嗎?對過敏的人來說,攝食這些食物當然有害,但是對其他的民眾來說,只要不過量,其實小麥跟眾多食物一樣,都是安全可食的。吃吧。

最後要說的是,之前沒有看過天下出版的翻譯書,但是這本非常令人遺憾的,明明原文著作的最後有密密麻麻的參考文獻,但是天下卻把它完全拿掉了。這樣的出版政策,對於一本科普書來說,拿掉參考文獻會使它看起來完全就像「街談巷議」。雖然本書的內容有許多作者的偏見,但畢竟參考文獻也是作者的心血所聚,台灣的科普翻譯界,對於參考文獻的尊重度,似乎還有待加強,唉!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藥即是毒

書籍資料請見博客來

這本書裡面介紹很多有毒植物,雖然有些不是真的有毒,而是藉由與其他動物(如螞蟻)共同生活,當我們碰到這些植物時,螞蟻會出來保衛家園,造成我們的困擾。

也有些植物在以前是有毒植物,但是「藥與毒只是劑量的差別」,所以在現代成了珍貴的藥用植物,例如紫杉。

當然也有毒性很高無法供作藥用的植物,但或許只是還沒有找到對的劑量罷了。

這本書的資料非常豐富,作者旁徵博引,舉出許多歷史上的人物為例;有些是名人,如蘇格拉底、凱撒,有些則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看到這些例子時,既佩服作者的博學,也不禁想到華人世界和歐美世界在保存這些資料時,態度上的差別。去年協助整理了一些資料時,就發現華文的資料只要超過五年到十年,要在網路上搜尋到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是外文的資料,只要用對了關鍵詞,卻是連幾十年前的都可以找到。對於耙梳資料的人來說,這中間的差別,實在不只是差天差地而已。

本書的另一個好處是提供了很多有毒植物的英文俗稱,對於移民到國外的人,其實也很方便。插圖畫得極有水準,不過是黑白的,未免有點遺憾。

最後要提醒大家:這本書現在已經有第二版,如果想入手,請買二版喔。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合法的掠奪就是英雄?!我讀「盜匪、商人、探險家、英雄?:大航海時代的英國海盜」














一開始閱讀這本書,我就被下面這句話吸引了:

「若是結合國家權力進行掠奪行為,此時海盜就稱為探險家或商人冒險家」,或縣/市長(誤)。

我們過去在閱讀有關大航海時期的歷史時,書上總是跟我們強調,這些海上的冒險家,受到哥倫布的發現的鼓舞,爭先恐後地去世界的各個角落找未發現的新大陸;而提到伊莉莎白女王,也總是講她開啟了英國的黃金時代。或許是國高中的歷史課本都講得太簡略,總讓筆者覺得這些外國人好厲害,相對的中國似乎不怎麼樣...

直到開始閱讀不同的書籍之後,逐漸發現很多事情似乎不是當初被教導的那個樣子。而這本書,更讓我看到了所謂的「黃金時代」是怎麼達成的,也證明了,歷史永遠是為勝利者服務。

所以海盜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探險家、英雄,而他們所進行的殺戮與掠奪,都只是為了取得利益的必要手段。女王陛下的海盜,就如現代電影「不可能的任務」裡面的特種部隊,「一旦任務失敗,組織將完全否認你與組織之間的關係」。

這些大海盜們,在國家的支持之下,完成了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也為國家(以及自己)賺了很多錢。甚至還可以當市長呢!

這本書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歷史,對刺激思考很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一個慢讀者的分享

上次被Gene大點名分享如何大量閱讀,其實我讀書很慢,所以要說大量閱讀是不大可能,不過既然被點名就來分享一下好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歐陽修說讀書有「三上」:枕上、馬上、廁上。我在二十歲以前大致上也是三上,枕上、廁上跟桌上。當學生,時間比較多,所以在桌子前面看書的時間也多;睡覺前看看書,多半看小說;上洗手間時看看書,消磨時間順便解決人生大事,也還蠻實用的。

等到畢業、工作、成家以後,尿布奶瓶加上工作,把我的時間碎屍萬段,在桌子前面看書的時間就少了,坐在桌子前面多半都是辦公,看書的時間已經被壓縮到剩下枕上....其實當兒女還小的時候,每天圍著他們團團轉,頭一沾枕便立刻入夢鄉,連枕上的時間都沒有了!倒是出差的時候,在飛機上可以看點書;等實驗的時候,也可以看點書。那段時間應該算是我的不看書期吧,看的都僅限於工作上的需要,根本沒時間看工作以外的書。

等到孩子大了,又開始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讀書,卻因為工作的關係,時間還是非常零碎的。這時候我的閱讀時間又回到「三上」:桌上、馬上、枕上。為了備課,常常要上網去吸收新知,所以「桌上」的閱讀時間變多了;出差的時候沒有電話等雜事的干擾,看書格外有效率;倒是睡前因為年紀漸長,容易有失眠的問題,所以枕上多半看的是比較輕鬆的讀物。

最近覺得看書的速度始終趕不上買書的速度,所以在包包裡放一本書,有空時就拿出來閱讀,即使看個三五頁甚至一兩頁都好,竟然也用這招看完了兩本書呢!不過,因為近年來看的書都是比較「嚴肅」的書,而有些書真的不容易讀,為了降低倦怠感,我現在是一次同時看幾本不同的書,換來換去的看,這本看累了換那本,如此一來也看完了不少本呢!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泡泡紙(bubble wrap)的另類用途

壓破泡泡紙(bubble wrap)的泡泡可能是一種非常抒壓的行為,有的人喜歡一個一個壓,有人喜歡整張疊起來扭,聽那「ㄆㄧㄚㄆㄧㄚㄆㄧㄚㄆㄧㄚ」的連續爆炸。但是,玩完以後接下來大概就只能往回收筒一扔了。

玩過泡泡紙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現在,科學家們提出了另一種方法來重複使用這種包裝材料:將泡泡紙的泡泡當作小型的試管狀容器。他們在ACS的期刊「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報告顯示,可以直接就在氣泡裡進行分析實驗。

研究團隊說,泡泡紙幾乎是無處不在,價格低廉,破碎時不會如玻璃容器產生鋒利的邊緣,處理時很容易燃燒又柔軟可折。氣泡的內部是無菌的,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昂貴的高壓滅菌器 - 了對於世界上將近二十億沒有穩定的電源的人們,是一個很大的好處。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可行,研究團隊用注射器注入液體到泡泡紙的泡泡裡,再用指甲硬化劑(nail hardner)將注射孔密封。他們成功地跑了貧血和糖尿病測試,也在裡面養過大腸桿菌之類的微生物。

研究團隊在泡泡紙裡面進行測試。圖片來源:Science Direct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測試可以證明,泡泡紙的泡泡,可用於存儲採樣並進行分析化驗,尤其在資源有限的地區特別有利,並而且成本低廉。

研究團隊接受從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資助。

筆者按:「ㄆㄧㄚ」泡泡紙可以抒壓,拿泡泡紙來作實驗,就沒有抒壓的效果了...不過對於一些研究經費極端不充裕的國家來說,可以有不需額外滅菌的無菌的測試環境,應該也相當的抒(解經濟)壓(力)吧?

參考文獻:

2014/7/16. Bubble wrap serves as sheet of tiny test tubes in resource-limited regions -- ScienceDaily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咖啡推翻了法國!我讀「咖啡精神-咖啡與咖啡館的文化記憶」






咖啡精神:咖啡和咖啡館的文化記憶

The Spirits of Coffee

  • 作者: 王士文/著
  • 出版社:果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9/29
  • ISBN:9867796209
  • 圖書資料:博客來





這本書收集的資料算是相當豐富的,作者對咖啡應是相當的了解。筆者身為一個每天都要喝咖啡的人,但是一直只停留在「喝咖啡提神」的層次,覺得有點慚愧。

這本書前面提到咖啡的由來,包括曾經因為種種原因被不同的國家頒佈禁令,以及美國人喝咖啡的始末。原來美國人是喝茶的,但是從「茶葉稅」以及後來的獨立戰爭,美國人為了愛國,開始不喝茶;同時也因為中南美當時已成為咖啡產地,基於輸入方便的理由,美國人開始喝咖啡,到南北戰爭時甚至士兵的口糧中也包括了咖啡!

後面提到較多的是有關於法國的咖啡館對法國文化的影響,包括法國大革命的第一篇演說就是在Cafe de Foy前面發表的,以及後來咖啡館成為法國的知識份子聚集的地方,有許多畫家、思想家都在咖啡館中構思、寫作,當然如果觀光客太多時,這些名人們也會因為不堪其擾而換地方(如海明威)。

對於想要了解咖啡文化的人,這本書是不錯的參考書。但是有點可惜沒有提到台灣的咖啡文化,不知道「台灣摩登咖啡屋」(前衛出版)能否補足部分缺憾?不過「台灣摩登咖啡屋」只有提到日治時代,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台灣咖啡文化,不知是否有相關著作呢?「明星咖啡屋」成立於1949年,中間曾一度歇業,也曾是許多文化界人士聚集的地方;網站中也收集了一些有關明星咖啡屋的史料,但不知台灣其他地區的咖啡文化又如何?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重新認識鴉片戰爭-我看「茶葉戰爭」

茶葉戰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











最近因為看了「植物帝國」這本書,對鴉片戰爭產生了興趣,於是到學校圖書館網站找跟鴉片戰爭有關的書,發現了這本書。
原本想,學校有書看看就好,但是看了一小段以後,發現這不見得是一本「看看就好」的書,於是就把它買下了。
歐洲人在十五世紀愛上了中國的茶葉,但是中國人對歐洲製品卻沒多大興趣;造成中國在十九世紀以前成為全世界GDP最高的國家。為了平衡巨大的貿易逆差,最後英國人開始用非法的手段向中國販賣鴉片。世界上第一個禁煙令就是中國人(雍正七年,1729年)頒佈的。
可惜當時的清朝政府,對於國際局勢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只想到要禁絕鴉片,沒有想過要對外開放或是擬定其他策略。
更糟糕的是,當時清朝竟然對外國人一無了解,連林則徐都認為外國士兵戰力薄弱,而所有的理由竟然是因為他們打綁腿,加上外國人不願意磕頭跪拜,就因此認為外國人因為打了綁腿所以行動不便,不知道他們打綁腿就是為了行動方便,不願意磕頭跪拜是因為外國人沒有這種禮節。看了這一段真的會覺得笑不出來...。
以現代人的看法,可能會有些讀者覺得,當時清朝的「以茶制夷」的政策似乎是愚不可及;但本書也提到,其實從宋朝開始,就已經有用茶來控制外邦的政策;到明朝時,更加看重這一部份,還設置了「茶馬司」,專門管理與外邦的茶葉交易。
不過,所謂的「以茶制夷」的想法,要在兩個前提成立下才能成立:一是只有中國才能提供茶,二是「夷」(外族)必需嗜茶如命。第二個前提對於某些外族來說是成立的,而在清朝之前,第一個前提,也因為中國以外的外族生活的區域並不適合種茶,因此他們的「命脈」牢牢地抓在中國的手裡。
可惜的是,到了清朝,雖然英國人的確也嗜茶如命,但是英國並非清朝以前的其他外族,於是他們作了幾件事。一是走私鴉片,來平衡貿易順差,防止白銀外流;這個需求尤其在失去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以及中南美落入西班牙與葡萄牙手中後,更是迫切;二是找植物獵人潛入中國盜取茶種,尋覓氣候與土壤適合的地方栽種。
在中國(清政府)還自以為捏緊了外族的喉嚨之際,卻沒有料到植物獵人們早已將中國的後門大開。於是中國從1820(嘉慶二十五年)之前的全世界GDP最高的國家,因為印度茶葉的入侵,茶葉出口數量逐年下降;加上有些不肖商人將茶葉染色、摻假,使得中國茶在十九世紀後半一蹶不振,甚至在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兩江總督還派人去印度、錫蘭考察茶葉,真是令人不勝欷噓!
往者已矣,如今閱讀這一頁的歷史,不禁讓筆者想到,台灣的蝴蝶蘭是如何落入歐洲(荷蘭)人的手中,甚至荷蘭人還去申請相關的專利;以及台灣的蜜棗又是如何的悄然出現在海南島。雖然說「商人無祖國」,但當關鍵種源落入他國手中,甚至被拿去申請專利,反而使我們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受到重重的打擊、使我們的農業生技發展受到限制時,這些唯利是圖的人們,難道不應該受苛責?國家難道不應該設立更好的規範並嚴格執行?記得已往生的林洋港先生曾說,法律如牛毛,越多毛的牛越健康;但是如果這些毛都是沒用的「冗毛」,再多毛這條牛也不會健康;當然,無毛的牛也不可能健康的!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禮失而求諸野?我讀「台灣菸草栽培變遷史」


書名:台灣菸草栽培變遷史
作者:稅所重雄
譯者:吳萬煌
出版社: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ISBN:957-00-2418-6
圖書來源:慈濟大學圖書館











看這本書心情其實有些複雜,畢竟我們自己的菸草生產歷史,竟然是由日本人來寫;遠足文化有出版「台灣的菸業」,目前尚未開始閱讀,但那也是民間的力量。

稅所重雄先生從明朝一直講到日治時代的1925年,收集了非常多有關菸草在台灣栽培與生產的歷史,裡面也不乏虛心檢討的部分,如在1910-1922之間,發生了兩次為了衝產量不顧品質,最後必需燒毀劣質菸草的事件;這不但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也摧毀農民對政府的信心,造成後來在鼓勵生產的時候無法立即收效。

另外,由於日本在1905年在台灣實施菸草專賣制度,而原住民向來有自種菸草的習俗,造成在菸草專賣後,部分漢人轉向原住民購買私煙;裡面也提到日本政府為了遏止私煙氾濫,一度以高價向原住民收購菸草,後來又因不堪賠累而停辦;但停辦一年後又為了「理番」等原因,重新開辦原住民菸草收購。筆者對管理學不在行,這些部分,由筆者看來就是反映了人性;但也可以看出日本從馬關條約以來,一直想要收服台灣這個島嶼的決心。

這本書裡面提供的歷史資料也讓筆者了解到,原來花蓮過去所種的菸草,是所謂的黃花種菸草(Nicotiana rustica),葉片較厚,適合用於捲煙的生產,不適合用來作煙絲。筆者在花蓮十四年,知道花蓮過去曾種植菸草,也有菸樓,卻不知道菸樓的背後,其實是殖民政府為了提供移民到花蓮的日本人的生計,引進了黃花種菸草的結果。

至於唐朝、或甚至三國時代的人,到底有沒有看過菸草?是否吸過煙?李白的「相思若煙草」真的是說菸草?還是其他的物品?筆者以為,使者獻給漢順帝的,很可能真的是菸草(西域有玄律者入中華,呈獻後漢順帝一束香草曰:「吾邦之一草,使口含芳煙」);但由「本草綱目」中沒有菸草的記載、民間小說也不見吸煙的描述可以推斷,在明神宗之前,中國應該沒有菸草的種植,即使偶有記載,應該也是外邦的貢品而已。

現在大家都知道吸煙對身體有害,各國政府也都以鼓勵規劃禁煙區的方式來勸導大家不要吸煙;但看到明思宗竟然是因為種植菸草會妨礙農作物生產,於是用砍頭的方式禁煙,真是令人不寒而慄啊!

最後,還是很想說,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在作物生產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台灣故事」呢?稅所先生提到明清時代,總是扼腕於資料的不齊全;我在找尋相關書籍資料時,也驚訝於台灣本土資料的零散與難以發掘。不知道是否是我個人的問題呢?

黃豆萬能

  • 作者: 鄒瑋倫
  • 出版社:文經社
  • 出版日期:2009/07/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6635762
圖書資訊:博客來










這本書很特別,主要是因為作者身為中醫師,但是從小家中又開豆腐店,所以他能以中醫的角度以及實務的角度來講黃豆。

本書從黃豆的歷史說起,提到中醫對黃豆的評價(p.22)、西醫對黃豆的看法、黃豆的營養價值,接著講到不同豆製品的營養價值,最後提供了不少的黃豆食譜(包括豆渣),非常實用。

最後,作者不忘提及用黃豆製作生質柴油以及黃豆油墨等最新的應用。本書出版於2009年,當時生質能源正方興未艾,雖然也開始有「與民爭食」的聲浪出現。前一年(2008年)爆發第一次糧食危機,之後生質能源開始被檢討,當然本書主要的目的是推廣黃豆的多種用途,而且寫書耗時很久,撰寫當時也未必有暇顧及其它;筆者只是好奇,如黃豆油墨,偶而筆者會看到有出版物特別強調是以黃豆油墨印製,這應該多少也表示了黃豆油墨並未普及,究竟是因為成本考量,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就需要再了解了。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看國內科普翻譯書的五大困擾

因為教通識課的緣故,需要很多資料,看英文有速度的問題,因此這幾年看了不少中文的科普書。

看得多了,就發現國內翻譯國外的科普書,常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對單純「看書」的人或許不是問題,但對於教學工作者來說,卻非常的困擾。當然,也有些是共同的問題,不管要不要教書,看到這些部分都會很...

以下簡單說一下這些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更多困擾,歡迎分享。

一、看起來不像中文
        最常見是直接把英文倒裝句直接翻譯,也不用考慮中文沒有倒裝句這件事。不過筆者還真看過類似估狗大神的翻譯作品,而該譯作又是在估狗大神出現後才出版的,讓我不禁非常合理的懷疑譯者有拜過估狗大神。

二、參考文獻人間蒸發
        有些國外的科普書寫得非常專業,讓讀者看了以後,對於詳細的研究非常感興趣,而且從內文也看得出來是非常清楚有所本的;不幸的是,國內的出版社/譯者卻常常在翻譯時自動去掉參考文獻,常常讓筆者有種肚子挨了一拳的感覺。
        當然,認真要查也不是一定查不到,可是明明就是近在眼前的參考文獻,卻因為出版社/作者的便宜行事,變得遠在天邊了。有時也會真的查不到,這時就非常扼腕了。

三、人名、地名、專業名詞原文無處尋覓
        因為台灣對於這些譯名一直沒有統一,常常是譯者想翻怎樣就怎樣,如果不附上原文,有時根本不知道在講誰?在哪裡?是什麼?
        當然,如果可以在後面附索引是好的,不過筆者的經驗是,願意作這些事的,好像只有一部份。

四、已經有共識的譯名,譯者別出機杼
        筆者一直認為,已經出現在正史裡面的歷史人物,其實翻譯的時候應該要參考史書,而不是自己另外創造一個新譯名。
        照理說,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國民教育這麼普遍,要做到這部分應該不難才是。
        但是偏偏就會遇到。前陣子看有關鴉片戰爭的文章,就發現有人硬要把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 1st Earl Macartney,曾出使中國)翻成其他的寫法;若不是乾隆時就只有那麼一位George Macartney,還真是會傷腦筋得很。
        另外,大家都這樣翻的詞,也應該遵照慣例。筆者自己在書寫的時候,通常都會拜一下估狗大神或維基百科,或是搜尋專業的網站,以免雞同鴨講。

五、出現明顯的翻譯錯誤
        這個的例子很多,之前筆者就曾因為看到在「改變世界的植物」裡面出現「以半環繞的方式割出一條大約零點八公分的螺旋形切口」,讓筆者大惑不解,最後只好去借來原文書,原來是「以半環繞的方式割出一條大約零點八公分的螺旋形切口」。差一個字,相差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