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信教與否,我們都只是凡人

圖片來源:wiki
美國的開國元勛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他的日記中追踪自己每天驕傲、隨便、貪吃的行為,用黑點標出每個道德上的不當行為。在現代,如果我們想要效彷他,不需要這麼辛苦了。科學家已經發明了一種現代版的富蘭克林日記,可以幫助我們鞭策自己。事實上是,這個「現代版的富蘭克林日記」,是科學家為了進行一項研究而發明的App。最近完成的這項研究,使用這個App來追踪超過1200人的罪惡和善行。研究的結論,確認了心理學家一直懷疑的一件事:有宗教信仰與否,我們都同樣容易犯下不道德的行為。

過去的研究發現,信徒們只有在與自己的教友互動時,比跟非教友的人互動時的行為更合乎道德上的標準。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怎麼說呢?如果正如有些科學家推測的,宗教發展的功能之一是增加社會凝聚力;那麼它應該會提升你與其他相同信仰的人的良性互動,而不是讓你對大家都一樣好。(筆者按:不過,這樣會讓非教友覺得,這些人很「假」,只對自己的教友特別好,不是嗎?我想這是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們--包括我--特別要注意的。)

但是,過去的研究方式(要求參與者解釋有關道德的短文,或是玩吸引他們作弊的遊戲)有其侷限;這些人工場景無法告訴科學家群眾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或者這些實驗室裡的道德考量是否與實際行為有關連。

研究人員以「參與研究可以抽iPod Touch」,在美國和加拿大的Craigslist(徵人廣告網站)、臉書以及推特上招募1252名年齡在18至68歲之間的成人。參與者要下載一個App到他們的智慧手機,使研究人員可以在每天的上午9點至晚上9點之間,用簡訊通知他們五次。參與者在收到簡訊之後,必需到一個網站去秘密地紀錄過去一小時內他們看見、聽到、或進行任何道德或不道德的行為,並加以描述;同時,他們還要以0至5級來記錄下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感受。

整個研究為期3天,研究團隊收到了13,240則簡訊。參加者對自己的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包括偷情,或是雇用人去殺害沒有造成任何傷害的麝鼠等等。總體而言,不論信教或不信教(這在加入研究時已經填入),參與者發生道德和不道德的行為的頻率大致相當。不出所料的是,做為正確的道德行為的接受者(如:受到幫助)比實際執行一個正確的道德行為,所帶來的感覺更好;也能使參與者接下來更願意幫助別人,這種現象稱為道德感染(moral contagion,或者可以說「善的延續」)。

研究還證實了,政治立場會影響到道德觀念。過去許多道德行為的研究都集中在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或保護人們免受壓迫。但是,道德並不只有這兩個面向而已。因此,研究者做了六項分類:關愛他人、平等、自由、忠誠度、尊重權威和貞潔,並依此對收到的內容進行分類。結果發現,保守派比自由派更可能報告涉及貞潔與尊重權威的行為,而自由派比保守派更可能報告有關平等。除了這六大分類以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參與者也會對自己的誠實和自律進行評價。例如:「儘管我答應別人我也不會吃它,我還是偷偷的吃了速食。」。

當然,這項研究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參與者對自己的觀點,會影響到他們如何報告自己的行為。不過,這項研究也確認了一些在實驗室看到的行為,在真實生活中確實會發生:例如道德傳染(善的延續)。

筆者想,其實信教與否,我們都只是凡人;皈依某個宗教,代表我們認同這個宗教所倡導的道德與價值觀,但是過去的習氣(習性),一時要轉過來,恐怕還是不容易。因此,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要「吾日三省吾身」,不要做一個「大街上打人,暗巷裡懺悔」的凡人。這個研究,對於如筆者這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是一個警惕,警惕我們要時時念念在心,不要「第一年,佛在眼前;第二年,佛在大殿;第三年,佛在西天」囉!

參考文獻:

2014/9/11. Religious or not, we all misbehave. Science No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