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立即的危機」跟「遙遠的危機」

自從開始上通識課以後,每個學期最後一次上課都是通識課的經典閱讀,最後一週週四下午3點半的課。

昨天的課最後跟同學提到,要怎麼樣才能夠幫忙地球;當然,幫地球其實也是幫自己。

我們計算了一下,以一個大學生(天天外食)的三餐會用多少塑膠袋。

早餐:一個三明治(一個塑膠袋)+一杯飲料,老闆會用一個塑膠袋裝著。
午餐:一個便當+一個塑膠袋
晚餐:一個便當+一個塑膠袋

如果都沒有自備塑膠袋/餐具,一天下來,即使午晚餐都沒有買飲料,也用了四個塑膠袋。

好像不多,可是一週有七天,就是二十八個。

一個學期是十八週,就是五百零四個!就算中間會回家,沒有用那麼多好了,保守的算,如果三餐都在外,一學期大約也要消耗四百五十個左右。一年是兩個學期,所以就是九百個塑膠袋。

台灣民眾一年用掉一百八十億個塑膠袋,其中只有百分之七會回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而這些絕大部分都沒有回收。台灣的塑膠袋回收率很低,一部份是因為沾過食物的湯水油漬的,回收所需的處理太複雜,所以這部分是不能回收的;另外一部份是因為...消費者忽略了。

怎麼說呢?我在校園裡常看見這樣的行為,就是吃完早餐或便當時,用外面那個塑膠袋當作垃圾袋,把內容物包起來,直接丟到垃圾桶裡去。

看起來好像蠻貼心的行為,其實在這樣做的時候,犯了幾個錯誤:

一、裡面的垃圾沒有分類。飲料杯跟上面的膠膜以及吸管應該要分開,三明治的塑膠袋或是裝蘿蔔糕、蛋餅之類用的紙餐盒也要分類。
二、外面這個塑膠袋沒有回收。除非打翻飲料,否則一般外面的塑膠袋都是乾淨的;當我們把它當作包紮內容物的垃圾袋包起來丟進垃圾桶以後,它會沾到其他的液體,於是就無法被回收,成為垃圾。
三、讓資源回收的人很辛苦。現在台灣各縣市都有規定垃圾要分類、資源要回收,當我們把那一包未分類的內容物丟到垃圾桶的時候,負責回收的人,要把它拆開,一樣一樣分解分類,非常辛苦!效率也很低!更不要提到,我們丟的時候,才剛吃完,裡面的殘渣都還沒有細菌滋生,所以沒有臭味酸味,那時候來分類丟棄,其實只是舉手之勞;等到了資源回收的場所,往往已經過了幾天,裡面的殘渣已經開始發酸發臭了,進行資源回收的人還要忍住酸味臭味來進行回收,還有蚊蠅在旁邊飛來飛去...筆者的女兒在學校打工是做衛生助理,她跟我說他們最討厭這種包成一包的垃圾,因為很難處理,更別提在運送過程中,裡面如果還有喝剩的飲料或吃剩的食物,常常已經打翻,還要忍著臭味一樣一樣倒出來...

所以昨天我跟同學們說,其實要救地球,不需要做多偉大的事;只要記得自己帶塑膠袋、帶餐具(剛剛的計算都還沒有把餐具計算在內),至少可以把塑膠袋的使用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畢竟大部分的塑膠袋都沒有回收,所以最實在的方法還是減少使用

隨身帶塑膠袋,有些同學會覺得麻煩;這是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要愛地球,但是這幾年塑膠袋的消耗不減反增,目前已經來到平均每人一年使用782個(資料來源:經典雜誌),主要就是因為愛護環境的生活習慣沒有養成,因為怕麻煩

其實隨身帶塑膠袋跟餐具,一開始會覺得麻煩不想做,是因為不環保帶來的危機並不是立即的,也不一定絕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沒有感覺。

就像去年的海燕風災,其實是全球暖化加上海平面上昇,使得它帶來的災害才會這麼大;但是當災害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雖然我們都捐款了、表示同情了,但還是沒有清楚的感受到,氣候變遷對自己的害處。

相對的,很多事情其實會有立即的後果;如最近期末到了,如果沒有唸書或是忘了交報告,很快就會有立即的學分危機。甚至可能有上學的危機也不一定(呵呵)。所以要馬上去處理。

但是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卻不是立即可以感受,也不是人人都會感受;雖然說人人有機會,但是沒有被命運之神抽中的人,他就是感受不到。

不過,一旦被抽中,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可以去問問那些近幾年來受到天災的人,相信他們都會告訴你,他絕對不想再經歷類似的事情。

所以,要愛護地球,我們可以從減少使用塑膠袋及其他一次性用品,以及下車買東西要熄火開始做起;然後,我們還應該在選舉時,要求候選人提出愛護環境的政策,並在他當選後監督他。還有,多買低碳足跡、低水足跡、合乎環保標準的產品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養成環保的習慣以後,其實就會變得跟呼吸一樣自然,一開始麻煩,後來就不麻煩了。

暑假要到了,跟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