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如何分辨「慈大人」?
1.知道上課為什麼要穿「休閒服」。
2.對參加十公里路跑感到超開心,畢業後還念念不忘。
3.懂得超精細的資源回收。
4.到外面的自助餐會不小心夾到100元,心裡想:「這不是25元嗎?」。
5.當別人說:「慈濟不是很偏僻嗎?」會說:「拜託,那是東華!」
6.會把舍監叫做舍爸、舍媽。
7.當別人問:「你們要不要起床做早課?」時,會翻白眼。
8.知道什麼是「慈誠懿德會」。
9.知道證嚴與聖嚴是不同的人。
10.聽到「祈禱」就會雙手合十。
(從同學的網路閒聊整理出來的)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到底高中畢業沒?
![]() |
我也來個圖文不符一下。 |
從幾年前開始教大學通識課以後,我覺得少數的同學常常會考驗老師的修養。
我遇過都不來上課,接近期末寫信來問我可不可以交報告的(嗄?你當這是
不過,之前遇到最離譜的到不是在通識課,而是在專業課。誰叫我喜歡在部落格上分享科普知識,結果就遇到學生抄我的科普文來交...
但這學期真的又有同學企圖打破紀錄了。
打分數之前,我通常會很快的先把所有同學的報告瀏覽一次,除了看看同學的想法以外,也在心裡過一次他上課的表現。
通常抄襲很容易被我抓到。曾有同學問我怎麼知道哪一篇報告是抄的,其實那是一種直覺,很難說明。簡單來說,報告不是同學自己寫的,總會有些蛛絲馬跡可循。我遇過寫「我國廣東省」的,一看就知道是抄簡體字網站的(我怎麼不知道兩岸已經統一了?)。也遇過從幾個網站抄來的,我把每個網站都找到、抄襲的內容標示起來、貼上網址。通常這樣做一次,大概可以「威震八方」個幾年,然後又會有不怕死的出來挑戰。
這學期某位同學的報告,一看就覺得有問題。於是我拜了一下估狗大神,馬上跳出這位同學的大名,原來是他高中時代做的報告。他把另一位同學的名字刪除然後交給我。
於是我寫了第一封信給他。
同學:
看過了您的期末報告,雖然是自己寫的,但卻是您高中時代的報告,而且還把另一位同學的名字給刪除了。 (附上網站) 希望您在下週四(1/22)結束前交上您最近寫的報告,不然,您就沒有成績了。
感恩!
老葉 老師敬上
相信我的一些同事應該會說,幹嘛對他那麼好啊!就直接當掉了。我也想過,但想著還是給他一點機會吧!所以就做了這件
過了幾天,同學回信了。
等等 老師 那份心得確實是我以前的作品,但另外一位同學是掛名的,此外我認為這份報告能確實印證我這堂課所學之應用
看了真是哭笑不得,他完全不覺得拿高中的報告來交有什麼不對(而且還劃錯重點,另一位同學是不是掛名的,關我啥事啊!)...我剎時覺得當初應該要把他直接當掉才是。
但是我還是耐著性子,
同學您好:
重點是:
一、那並不是您最近寫的。所以您在報告上寫些什麼,與我們在課堂上教的沒有關連。
二、我並沒有在XX高中教過您,所以您高中的報告也不是我教給您的知識的應用。
老師原本可以直接把你當掉,但還是給你補交的機會,如果您堅持要一魚兩吃,就不會有這兩個學分了。
我想,修養再好也有個限度,所以我不會再回信了。如果週四沒有收到報告,同學可以跟那兩學分說掰掰了。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普通生物學】Campbell Biology練習題
今天跟同學座談,有同學提到沒有練習題,下課回去想練習也沒有題材。
其實也可以互相出題考試,不過網路上有不少現成的東西,同學可以參考看看
比方說
Campbell Biology 7th ed. Chapter Quiz
雖然是第七版(現在已經到第十版了),但是可以線上練習,而且有分章節,即使章節數目不一樣,但是因為都有附章節名稱,所以還是可以找到相同的範圍。生物的很多東西是不會變的,同學還是可以參考用用看。
上面的「select a chapter」那裡,有下拉式選單可以選章節。選好章節就會跳到一個網頁看起來像上面這樣。然後最下面的「Chapter Quiz」就是分章節的小考題目。點了以後進去的網頁就像下面這樣。
然後就可以開始做題目了。
另外,很多學校的轉學考或研究所考試也有考普生,只要到google打「普通生物學 考古題」就會跳出來一大堆,多到讓你練習到哭哭!不過這些是不能在線上練習的,而是要下載下來。
目前大概先找到這些,有找到新的再放上來。老葉已經把牛牽到水邊,如果牛不喝水老葉也沒辦法囉!
其實也可以互相出題考試,不過網路上有不少現成的東西,同學可以參考看看
比方說
Campbell Biology 7th ed. Chapter Quiz
雖然是第七版(現在已經到第十版了),但是可以線上練習,而且有分章節,即使章節數目不一樣,但是因為都有附章節名稱,所以還是可以找到相同的範圍。生物的很多東西是不會變的,同學還是可以參考用用看。
上面的「select a chapter」那裡,有下拉式選單可以選章節。選好章節就會跳到一個網頁看起來像上面這樣。然後最下面的「Chapter Quiz」就是分章節的小考題目。點了以後進去的網頁就像下面這樣。
然後就可以開始做題目了。
另外,很多學校的轉學考或研究所考試也有考普生,只要到google打「普通生物學 考古題」就會跳出來一大堆,多到讓你練習到哭哭!不過這些是不能在線上練習的,而是要下載下來。
目前大概先找到這些,有找到新的再放上來。老葉已經把牛牽到水邊,如果牛不喝水老葉也沒辦法囉!
![]() |
圖片來源:wiki |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我們都是凡人--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 |
圖片來源:博客來 |
只能說,因為清末一連串的割地、賠款,造成中國國勢中衰,這一切,很方便的可以怪罪於清朝(外來政權)以及慈禧(女人)。但其實,清朝的皇帝們,大部分都是勤勤懇懇,努力工作的;只是他們生錯了時代。套用黃仁宇老師說的話,民國以前的中國,就像一個潛艇三明治,上層是君王官僚與貴族,下層是廣大的農民。中層呢?沒有。民國以前的中國沒有中產階級,商業受到壓抑,創造力不被鼓勵,整個中國其實只是一個由無數中小農民所組成的帝國。
這樣的帝國,對上層的人來說,最方便管理下層階級的方式,就是以禮教來束縛人民。老的一定比年輕的值得尊重、男人一定比女人說話有份量、國君說的話就是聖旨不容質疑,這樣整個社會才能秩序井然,沒有衝突。
但是,這樣的帝國,在面對工業革命後的歐美各國,就顯得一無是處了。工業革命之後的歐美,到全世界尋求商機;他們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國家不跟他們做生意(或者說讓它們掠奪?)。於是日本被用軍艦打開了門戶,而中國則先是被英國以鴉片侵蝕,接著又在甲午戰爭之後,因為所有的弱點都暴露出來,很快的淪為「次殖民地」。
清朝的皇帝是仇外的,但是他們並不了解,當時的情勢不容他們閉關自守。是慈禧了解,不可能不跟外國人打交道;是她建立了北洋海軍,但在光緒親政後,卻因為翁同龢昧於國際形勢,不了解我們必得有艦隊,才足以跟日本人分庭抗禮,於是北洋艦隊在光緒親政後,數年未曾購進任何新艦艇。最後,當甲午海戰發生時,武力遠遠不及的北洋艦隊,只能壯烈犧牲。
在書中提到許許多多慈禧的建樹,但因為身為女性,功勞都算在其他人(恭親王、光緒)身上了。筆者看完這本書,想到最不可理解的部分就是:光緒的教育。
慈禧自己很了解國際形勢、也會收集許多相關的資料。但為何在為光緒找老師時,沒有想過要讓光緒從小中西兼修?為何只是聘請翁同龢呢?如果光緒能從小中西兼修,或許會是另一番景象。畢竟對於外界形勢的不了解,是光緒最大的弱點。
如果立光緒為皇帝,真的如作者所言,是為了拔除醇親王在朝中的勢力(醇親王是守舊派的領導者,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故慈禧無法廢他);但為何不好好教育光緒呢?是否因為之前與醇親王的衝突,導致對光緒的厭惡呢?還是當時慈禧也尚未看透形勢,認為這樣教育就很好?
可以看到的是,後來在教育載灃(溥儀的父親)的時候,慈禧就設想得非常周全。他盡量讓載灃接觸外界,了解國際形勢,以致於後來載灃能當一個稱職的攝政王(雖然後來還是得把大清帝國拱手送人)。所以,究竟對光緒,慈禧是「恨烏及屋」,還是慈禧也昧於形勢呢?
只能說,君王將相,都是凡人。尤其對照到義和團事件時...真的都是凡人啊!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台灣未來的希望,從選舉開始做起
圖片來源:wiki |
以下文字代表個人立場,如果贊同,歡迎轉貼。
政治並不是不干我們的事,你不找政治,政治還是會找上你。
因此,從今年開始,要拜託大家選舉投票的時候先想想:他的政見是什麼?對我們有長遠的好處嗎?
另外,不要只是因為以下理由就投票給他:
一、我認識他,他人很好(我們不是選好人好事代表,人好不見得適合當民意代表)。
二、他曾經幫我喬罰單、違建、關說...(明明就是違法的事還硬要人幫忙就是你不對,竟然他還幫忙,更加不對。他幫你喬就是希望你下次投票給他,這樣一直惡性循環台灣永遠不會好)
三、他出席我家/我朋友家/我親戚家的婚喪喜慶,給我面子。(我們要斷絕這種跑場文化,民意代表光跑場都不用做事了。為了您的面子,就值得把你們那一地區的未來N年都交給他嗎?)
四、他到我們家這裡掃街拜票,跟我握過手!他每天都到路口站著,好辛苦喔!(來來來,換我跟你握手!我們每天都來上班也很辛苦啊!)
我今年不投給挑動族群仇恨的人,不管是挑動藍/綠,本省/外省,台灣/大陸,只要做這種事的,我都不投他!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到候選人的政見去,如果他的政見空洞,只會說別人是藍的、綠的、本省、外省、大陸、台灣,請他自己回去族群的醬缸裡慢慢爛掉吧!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10月師訓心得~我們要如何改變社會?
非常喜歡這兩天的「三元社會」課程。
三元就是:文化(靈性)、法律與政治(平等)、經濟(分享)。
人有身、心、靈三元,社會有文化、法律與政治、經濟三元。
Rudolf Steiner的理想的三元社會中,人們構成一個社群,每一個人的意見可以平等的被對待、被聽見,當然,最後的決定雖然不見得是「我」的意見,但是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我」的意見是被聽見的、是被認真討論的(平等是看見彼此之後的平等)。
文化強調的是創作上的自由,也就是個人創造的成果,是被保障的;而經濟強調的是共享,每個人尊重每個人工作的成果,大家共同分享。
現代社會的問題,從人的角度,在「身」方面,我們忽略了自己身體的需求,沒有好好的照顧身體,每天就是這樣無意識地過下去,誤以為「吃一頓好的」就是對自己好;在「心」方面,人與人之間沒有好好的彼此感受;在「靈」方面,我們服膺於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一切不過就是生化反應,一切於死後歸於斷滅。
我們無意識地過著否定身、心、靈的生活,無意識地在虐待自己。
從社會的角度,我們在「政治、法律」上,是否有珍惜我們民主的成果呢?投下一票的時候,是否有好好了解候選人的政見?在「經濟」上,我們活在一個被經濟利益操控的世界,辛苦的工作後,酬勞自己的方式卻只是去從事更多的消費活動,不知不覺地落入財團的陷阱;在「文化」上,我們的孩子無法展現潛能,文化成了「文創產業」,彷彿做什麼事都要為經濟服務,不賺錢、不拿名次就是沒有用的事情,造成我們被自我制約。
要怎麼做才能跳出這一切呢?
一、要靠「覺知/反省」:每天睡前花一些時間想想,今天發生什麼事?
二、「懺悔」:每天要感恩哪些人?對不起哪些人?對得起自己的身、心、靈嗎?
三、「正念」:面對問題,不要擔憂,要往好的方向去想。就算是糟的不能再糟,也要想到,全黑的屏幕,才能顯出星星的光明。
要過著有覺知的生活,不只是大事有覺知,小事也要有覺察。遇到事情,不要只是靠本能反應,要停下來,想想為什麼?為什麼一定要這樣?為什麼一定不能這樣?
(2014.10.27補)昨天上課時討論到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社會?
-關心你選區的民意代表的政見,依據他們的政見投票,而不是他們是否勤跑婚喪喜慶;
-關掉電視機;
-身體力行愛護環境,隨手關燈、關水,帶自己的餐具、杯子、袋子,不要用吸管;
-對你的鄰居友善。用你的熱情,即使是一個微笑,也能改變很多;
-更關心你購買的物品(食物等等)。不只是來源是否可靠,也要盡量減少剝削。在經濟許可範圍內,多買公平交易的產品、對環境友善的產品;
-有意識地過你的生活,大事要覺察,小事也要覺知;
三元就是:文化(靈性)、法律與政治(平等)、經濟(分享)。
人有身、心、靈三元,社會有文化、法律與政治、經濟三元。
Rudolf Steiner的理想的三元社會中,人們構成一個社群,每一個人的意見可以平等的被對待、被聽見,當然,最後的決定雖然不見得是「我」的意見,但是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我」的意見是被聽見的、是被認真討論的(平等是看見彼此之後的平等)。
文化強調的是創作上的自由,也就是個人創造的成果,是被保障的;而經濟強調的是共享,每個人尊重每個人工作的成果,大家共同分享。
現代社會的問題,從人的角度,在「身」方面,我們忽略了自己身體的需求,沒有好好的照顧身體,每天就是這樣無意識地過下去,誤以為「吃一頓好的」就是對自己好;在「心」方面,人與人之間沒有好好的彼此感受;在「靈」方面,我們服膺於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一切不過就是生化反應,一切於死後歸於斷滅。
我們無意識地過著否定身、心、靈的生活,無意識地在虐待自己。
從社會的角度,我們在「政治、法律」上,是否有珍惜我們民主的成果呢?投下一票的時候,是否有好好了解候選人的政見?在「經濟」上,我們活在一個被經濟利益操控的世界,辛苦的工作後,酬勞自己的方式卻只是去從事更多的消費活動,不知不覺地落入財團的陷阱;在「文化」上,我們的孩子無法展現潛能,文化成了「文創產業」,彷彿做什麼事都要為經濟服務,不賺錢、不拿名次就是沒有用的事情,造成我們被自我制約。
要怎麼做才能跳出這一切呢?
一、要靠「覺知/反省」:每天睡前花一些時間想想,今天發生什麼事?
二、「懺悔」:每天要感恩哪些人?對不起哪些人?對得起自己的身、心、靈嗎?
三、「正念」:面對問題,不要擔憂,要往好的方向去想。就算是糟的不能再糟,也要想到,全黑的屏幕,才能顯出星星的光明。
要過著有覺知的生活,不只是大事有覺知,小事也要有覺察。遇到事情,不要只是靠本能反應,要停下來,想想為什麼?為什麼一定要這樣?為什麼一定不能這樣?
(2014.10.27補)昨天上課時討論到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社會?
-關心你選區的民意代表的政見,依據他們的政見投票,而不是他們是否勤跑婚喪喜慶;
-關掉電視機;
-身體力行愛護環境,隨手關燈、關水,帶自己的餐具、杯子、袋子,不要用吸管;
-對你的鄰居友善。用你的熱情,即使是一個微笑,也能改變很多;
-更關心你購買的物品(食物等等)。不只是來源是否可靠,也要盡量減少剝削。在經濟許可範圍內,多買公平交易的產品、對環境友善的產品;
-有意識地過你的生活,大事要覺察,小事也要覺知;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米糠油」事件的公司與頂新無關
最近食安事件紛紛擾擾,頂新一再出問題,當然不對。
但是,如果不是頂新應該要承擔的,我們也不應該把它加在他們頭上。
有個網路謠言說,米糠油造成的多氯聯苯事件,當事人就是頂新...
下面的連結是壹電視的報導,請大家自己看吧,「彰化油脂」的老闆姓陳不姓魏,這件事跟頂新無關。
影片連結:http://www.nexttv.com.tw/news/realtime/latest/10876440
但是,如果不是頂新應該要承擔的,我們也不應該把它加在他們頭上。
有個網路謠言說,米糠油造成的多氯聯苯事件,當事人就是頂新...
下面的連結是壹電視的報導,請大家自己看吧,「彰化油脂」的老闆姓陳不姓魏,這件事跟頂新無關。
影片連結:http://www.nexttv.com.tw/news/realtime/latest/10876440
【壹電視報導】三十年前釀成多氯聯苯米糠油事件的加害人彰化油脂公司負責人陳存頂,事發之後就被收押,之後判刑十年,最後肺癌死在獄中,他唯一的兒子也晚景淒涼,離婚,目前沒有工作,拾荒維生,但他為自己的父親叫屈,認為當時是因為管線破裂才造成毒油,而現在的大統,頂新,則是為了爆利,更不應該。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