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攝自現場展示 |
原訂頒獎在7/8,但因為颱風延到7/10在中研院物理研究所舉辦。創作部分由「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得到金籤獎,而銀籤獎由潘富俊老師的「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得到。翻譯類則是由「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得到金籤獎,銀籤獎是「10種物質改變世界」。
青少年組的創作類是「鳥類不簡單」,翻譯類則是「動物眼中的世界」。
整個過程中,其實還是有讓我覺得比較難過的部分。難過的部分是,在青少年組參賽的66本(套)書中,創作類只佔了四成,其他六成是翻譯類;而且有些創作類的書,嚴格來說也不能說是科普;另外是,翻譯類平均內容的豐富度,比創作類要高得多了。
最後創作類金籤獎與銀籤獎都是由大陸的出版社抱走,雖然潘富俊老師是台灣的作者,但是書卻是由大陸的出版公司出版。在現場我沒有機會翻閱一下潘老師的書,但身為「植物人」,我知道潘老師過去在台灣也出了不少同類型的書籍(連結),但這次卻選擇與大陸的商務印書館合作,不知道是什麼因素呢?
個人在現場致詞時,有提到希望能看到台灣的出版社願意投資在國內科普書的著作上,畢竟許多翻譯書,雖然內容極為豐富,但在裡面看不到台灣。例如在「忙碌兵團:螞蟻-法布爾爺爺教我的事」裡面,因為是日本的翻譯書,所以完全沒有介紹台灣的螞蟻,而是介紹了日本的螞蟻,我們的孩子看久了以後,不免會以為台灣原生物種無甚可觀,滿腦子都是外國樣樣好吧。
典禮完成後被記者採訪,問到為什麼台灣創作類較少的問題。現場講了許多,媒體也沒有表達得完整,我自己也表達得不夠清楚;後來貼在網路上以後,有一些朋友也給了不同的意見。有些同意,有些我個人也有不同的意見,就在這裡整理一下:
一、出版社方面:
個人認為,相比於歐美市場以及大陸市場來看,台灣的市場相對較小,加上近年來台灣出版業不景氣,導致出版社在創作書的投資上會比較謹慎。畢竟創作一本書的成本相對較高。相對來說,許多國外的作者,書已經先獲得好評,出版社只需要找到翻譯人才來翻譯,然後策劃行銷,相對來說回本的風險較小。但若是內容夠好,國外的市場也未必就無法開拓。如三采文化代理韓國出版的「漫畫大英百科」,當初是韓國跟大英百科的出版社取得授權,將其中的內容擷取部分改編為漫畫;但等到書籍出版後,授權的出版社大為驚豔,回頭向韓國要求授權翻譯在國外出版...這就是很好的例子,不是嗎?
二、作者方面:這方面的原因就比較複雜了。
1. 內容:國內的科普著作,能夠「科」與「普」兼具,且兩者俱佳的,嚴格來說不能算多。有些老師寫起文章來,科學份量十足,但讀起來卻很不親民。
2. 大環境:要能夠寫好的科普,要有好的環境;以筆者粗淺的觀察看來,目前對於這方面的著作,大都還是以獎勵「成書」為主。包括國科會的「補助期刊審查專書書稿」,或是各種大小獎項,都是獎勵已經完成的書稿,甚至已經出版的書。但撰寫一本夠份量的書,不論科普與否,作者需要花時間花精神去蒐集整理資料,如白天仍有極為忙碌的正職(如教師),以「半工半讀」的形式來寫書,只能說大概也就只好「十年磨一劍」了。而對生醫學門的大學老師來說,由於專書著作對升等產生不了太多影響,加上目前有X年條款,老師們普遍要先顧到自己的工作,願意投身在這方面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3. 心態:有些老師瞧不起寫科普書,認為這是一種「譁眾取寵」的行為,殊不知科學家若不與社會大眾溝通,造成的結果就是各種偽科學謠言盛行、以及真正好的科學發展會因為謠言而無法在社會上推行等等...當社會認為在食鹽裡面加氟吃了會讓大腦出現問題、打疫苗會造成自閉症或讓人生病,這樣的社會是科學家們樂見的嗎?
當然,提出意見容易,但文中所提到的許多問題,也不是筆者自己有辦法解決的;只是希望未來可以有一些轉變。畢竟,對於一個投入科普多年的人來看,真的期待我們可以有一個更理性、更清明、更好的社會,而科學教育,絕對是走向這個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
青少年組的創作類是「鳥類不簡單」,翻譯類則是「動物眼中的世界」。
整個過程中,其實還是有讓我覺得比較難過的部分。難過的部分是,在青少年組參賽的66本(套)書中,創作類只佔了四成,其他六成是翻譯類;而且有些創作類的書,嚴格來說也不能說是科普;另外是,翻譯類平均內容的豐富度,比創作類要高得多了。
最後創作類金籤獎與銀籤獎都是由大陸的出版社抱走,雖然潘富俊老師是台灣的作者,但是書卻是由大陸的出版公司出版。在現場我沒有機會翻閱一下潘老師的書,但身為「植物人」,我知道潘老師過去在台灣也出了不少同類型的書籍(連結),但這次卻選擇與大陸的商務印書館合作,不知道是什麼因素呢?
個人在現場致詞時,有提到希望能看到台灣的出版社願意投資在國內科普書的著作上,畢竟許多翻譯書,雖然內容極為豐富,但在裡面看不到台灣。例如在「忙碌兵團:螞蟻-法布爾爺爺教我的事」裡面,因為是日本的翻譯書,所以完全沒有介紹台灣的螞蟻,而是介紹了日本的螞蟻,我們的孩子看久了以後,不免會以為台灣原生物種無甚可觀,滿腦子都是外國樣樣好吧。
典禮完成後被記者採訪,問到為什麼台灣創作類較少的問題。現場講了許多,媒體也沒有表達得完整,我自己也表達得不夠清楚;後來貼在網路上以後,有一些朋友也給了不同的意見。有些同意,有些我個人也有不同的意見,就在這裡整理一下:
一、出版社方面:
個人認為,相比於歐美市場以及大陸市場來看,台灣的市場相對較小,加上近年來台灣出版業不景氣,導致出版社在創作書的投資上會比較謹慎。畢竟創作一本書的成本相對較高。相對來說,許多國外的作者,書已經先獲得好評,出版社只需要找到翻譯人才來翻譯,然後策劃行銷,相對來說回本的風險較小。但若是內容夠好,國外的市場也未必就無法開拓。如三采文化代理韓國出版的「漫畫大英百科」,當初是韓國跟大英百科的出版社取得授權,將其中的內容擷取部分改編為漫畫;但等到書籍出版後,授權的出版社大為驚豔,回頭向韓國要求授權翻譯在國外出版...這就是很好的例子,不是嗎?
二、作者方面:這方面的原因就比較複雜了。
1. 內容:國內的科普著作,能夠「科」與「普」兼具,且兩者俱佳的,嚴格來說不能算多。有些老師寫起文章來,科學份量十足,但讀起來卻很不親民。
2. 大環境:要能夠寫好的科普,要有好的環境;以筆者粗淺的觀察看來,目前對於這方面的著作,大都還是以獎勵「成書」為主。包括國科會的「補助期刊審查專書書稿」,或是各種大小獎項,都是獎勵已經完成的書稿,甚至已經出版的書。但撰寫一本夠份量的書,不論科普與否,作者需要花時間花精神去蒐集整理資料,如白天仍有極為忙碌的正職(如教師),以「半工半讀」的形式來寫書,只能說大概也就只好「十年磨一劍」了。而對生醫學門的大學老師來說,由於專書著作對升等產生不了太多影響,加上目前有X年條款,老師們普遍要先顧到自己的工作,願意投身在這方面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3. 心態:有些老師瞧不起寫科普書,認為這是一種「譁眾取寵」的行為,殊不知科學家若不與社會大眾溝通,造成的結果就是各種偽科學謠言盛行、以及真正好的科學發展會因為謠言而無法在社會上推行等等...當社會認為在食鹽裡面加氟吃了會讓大腦出現問題、打疫苗會造成自閉症或讓人生病,這樣的社會是科學家們樂見的嗎?
當然,提出意見容易,但文中所提到的許多問題,也不是筆者自己有辦法解決的;只是希望未來可以有一些轉變。畢竟,對於一個投入科普多年的人來看,真的期待我們可以有一個更理性、更清明、更好的社會,而科學教育,絕對是走向這個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