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讀上一期的「通識在線」雜誌,其中有關文化認同的數篇大作,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於其中先進們所提出的議題,在這些年內也曾觀察並反覆思考,在這裡提出個人的一點淺見。
台灣社會本質上為移民社會,自明朝迄今,數波移民自海峽對岸渡海而來,從個人行為到大規模的移民均有;同時也發生過數起外族殖民事件,惟於1940年代左右渡海的這一波規模為最大,對台灣的影響也最深遠。
在筆者看來,近年的許多文化上的爭議,其實都可以歸於表相之爭。台灣由明朝到現在的移民,無論來自大陸的何方,無論到達台灣的先後,血統上都是華人,文化的底蘊內涵也是以儒、道、佛為基礎的中華文化。雖然最近這一、二十年,由於1940年代的大移民所產生的政治效應,衍生出來的中國化/去中國化的路線之爭,但筆者以為,無人可以否認台灣在近數十年間,因受到來自大陸各省的菁英挹注與融合,所開出的文化之花是華人社會中最燦爛的,而培育這文化之花的泥土,卻也是揉合了儒、道、佛思想的本質。
縱觀世界上許多移民社會可以得知,唯有能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精神,兼容並蓄不同文化的移民社會,才能夠成長茁壯。以美國為例,美國一開始是一個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會,承襲了英國的文化,使用的語言為英文;當初也曾為了獨立,對宗主國發動獨立戰爭,但美國並未因此而排斥英國文化,仍持續使用英文為全國通用的官方語言,如莎士比亞戲劇等來自英國的不朽之作,仍是美國各大學廣為採用的教材。畢竟文化應該是兼容並蓄的,應該有海納百川的精神,只要本質是提倡人倫道德、勸人為善的,都值得我們學習並身體力行,不應該因為它的來源而起分別心,畢竟追溯到世界各國的文化(或者說,人文素養),其最基本的內涵總不脫人倫道德,如果只是因為來源問題而揚棄深植於台灣人民心中數百年的人文底蘊,筆者擔憂,當人文失去了培育它的土壤,開出來的無根之花能否長久?又能否燦爛?
因此筆者以為,雖然台灣的人文素養確實是承繼了來自中國的儒、道、佛思想的底蘊,但現在這些人文素養不僅為全球華人的共同人文內涵,也為全世界所認同,台灣應該繼續保留這些值得稱道的人文素養,勿以來源作為評判人文素養是否值得採用之唯一標準,而應該回到本質去評斷。畢竟世界所有人文素養容或在細節上有不同,但它們的本質都是相同的,都是提倡人倫道德、鼓勵人人為善,或許有人以為應該要創新而不是固守傳統,但筆者以為,創新也要以人文素養為根本,如果失去了最根本的人文素養,創新也只是空中樓閣而已。
<本文已發表於2012年3月號的「通識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