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大學老師常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這時候怎樣處理需要一些智慧。
畢竟我們絕大部分都是「一覺醒來,就成了大學老師」,沒有修過教育學分,不懂班級經營,僅有的教學經驗就是seminar,台下的聽眾都是如我們一般好學不倦(書蟲)級的人物,一旦進來大學,才是「黑手老師特訓班」的開始。
最常常聽到新手老師們講的就是「學生怎麼那麼不用功」「上課怎麼一堆遲到」「上課的態度怎麼那麼散漫」這類的感想,我聽了通常也只是笑一笑,畢竟從我第一天當老師到現在,沒有遇過全班都很用功的班級(包括醫學系在內)、也沒有遇過全班都準時到課的班級(包括我遲到的時候在內)、也沒有遇過全班「戒慎虔誠」在上課的班級(包括...),所以我通常只會針對「太誇張」的班級發表一點「感想」(抱怨?),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幾十年前,那時候有很多媽媽是不上班專心在家裡帶孩子的,那時候的電視節目內容是不會把挖人瘡疤當作節目內容、也不會有節目把一說成十說成百,所以我們上課精神是有些散漫、也不太用功,但是跟現在的學生比起來似乎好了那麼一點點(或者只是一種無謂的偏見也說不定)。當然,我們那時候大學難考是真的(錄取率大約20-25%),所以可能也代表了我們對學習的熱誠應該比他們都好那麼一點點...誰知道,反正站在台上看到的風光永遠都跟坐在台下看到的不一樣,當我們站在台上看到這裡一個打瞌睡的、那裡又一個在手機的螢幕上溜冰的、還有一個帶兩串蕉來上課的,難免會「妄動無明」個一下兩下;而當學生上台報告的時候講得「兩千兩百六十六」的時候,也難免會一肚子火。但是當要「開講」的時候,有些表達方式其實是應該要避免的。
一、不要直接安罪名。很多老師在看到學生出席率不佳或是很多人遲到時,常會直接猜測他們前一天一定是從事「休閒活動」。雖然這可能性很高,但並不代表就可以直接下結論。出席率不佳或遲到,反映出來的是不夠敬業,我通常都是直接以自己當例子,說明不管前一天趕計畫趕到半夜還是整晚失眠,該在幾點出現在哪間教室就是要在幾點到那間教室去。定罪名只會讓學生跟你爭論、或是放棄跟你溝通。
二、不要認錯聽眾。有些議題只要點到為止就好,不要花很多時間講。為什麼?因為(一)、該聽到的人都不在場。比方說出席率不佳這議題,應該是要念給沒來的那些人吧?所以念給有來的這些人的意義在哪裡?(二)、該聽進去的人會聽進去的比例可能不高。很多老師常會在發完考卷後罵學生不用功,但是很多學生其實不知道為何要來上學,只是認為一定要讀大學所以就來了。人生找不到目標怎麼可能會用功呢?這樣的狀況下,念了也沒有用,只是在浪費那些用功的學生的時間而已。(三)、上課時間應該用來上課。學生是來上課的,老師當然可以適度的管教一下,但是如果一念念個半節課一節課...那就太過了。點到為止,繼續上課吧。
三、點出事實,不要挖苦。學生遲到嚴重,可以以「企業主最討厭遲到的員工」來激勵他們,但是不要說「大小姐/大少爺不習慣早起」;學生學習不認真,可以用賈伯斯學書法的例子告訴他們很多學習都很重要,不是只有必修科才重要,當然如果是必修科(唉)就可以告訴他們這對未來的工作很重要,但是不要說「等到二一才找爸媽來哭哭啼啼」或是「混吃等死」之類的。挖苦的話(筆者不擅長挖苦,所以上面舉的例子或許還算客氣?)不但無法激勵學生,通常還會讓學生產生瞋恨,完全沒有達到我們要的目的。
四、不要情緒化。學生永遠都知道你是在教育他們或是在洩憤。不管你早上出門前跟誰吵架、或是上課前被誰陰了一記、甚至是哪個學生對你不禮貌了,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請把情緒放下。任何事,切記,對事不對人。情緒化只會讓學生認為你在洩憤,不管你講了多少有用的話都會被抵銷。
五、不可針對個別學生的反應作文章。我們是在對整班的表現講話,如果有少數學生流淚,請忽視,頂多給他一張衛生紙。學生也不想哭給你看,所以不要讓他被你特殊化出來,尤其,不要針對他的反應作文章!類似「哭什麼?自己不用功有什麼好哭的?」或是「哭也不會讓你們班all pass」「哭也不會保證一定過」這類的話千萬講不得。當然,如果有學生憤而「起義」,掉頭不顧而去或是準備大戰(這應該是少數),也要記得我們是老師,老師是來教育學生的,不是來跟學生打架吵架的。除非你對吵架教育很有心得,否則都要維持風度---當然過後可能也要自省一下怎麼會弄到學生要「起義」...
筆者始終都覺得對20歲上下的大朋友來說,畢竟18歲人格也差不多成形了,應該已經不需要太多的形塑;所以很多時候,對事不對人的點到就好了。如果他無法體會,可能就是跟你無緣,還是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傳授知識吧,其他部分的教育有時就是要「對機」,找到好的情境再說才有用,如果情境不對說一百句也是白說,大家共勉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