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重返人類演化現場」p.103-105
兒童心理學家(還有多數父母親)都知道,就算只有八個月大,小嬰兒的思維歷程已經是極端複雜了。他們明顯有些事情想說出口,有些需求想要表達,然而由於喉嚨的造型,腦部構造和神經系統也都還不成熟,因此嬰兒沒辦法真正使用字詞(嬰兒約九個月大時,喉嚨已經延伸夠長,能開始應付說話動作。幾個月以後,負責傳輸必要信號來發音吐字的線路也落實成形)。
至於學步幼童,他們就完全能以姿勢來表達。揮手掰掰是舉世最熟見的實例。最近幾項新的研究發現,只需稍微幫忙,這種以姿勢溝通的天生能力就能大幅發展,達到遠遠凌駕原先料想的複雜程度。
1990年代,一位名叫Joesph Garcia的研究人員觀察失聰父母生下的健聽寶寶,他注意到,這群使用美國手語的嬰兒,比健聽雙親生下的孩子更早開始講話。有趣的是,他們並不是出聲講話,而是像他們的父母那樣用手勢來講話!
在後續幾項研究中,Garcia還發現,這些嬰兒能自發打出手勢表示他們餓了、渴了,或尿布濕了,時間比他們真正開口講出第一個字還早了多達八個月。這表示孩子的腦部發展已經充分得能夠講話,卻只能用手來表示,因為他們沒辦法用喉嚨來表達。
約略就在Garcia注意到這點之時,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Linda Acredolo和加州州立大學史丹尼斯勞分校的Susan W. Goodwyn也發現嬰兒八個月大的時候就能靠手勢溝通。Acredolo歸結認為,某些姿勢類型是多數兒童的第二天性。「只不過大家並沒有注意到這點,而且父母親又這麼專注在字詞上面,結果他們都沒看出這是該鼓勵的事項。」
學步幼童能模仿動作,擺出「小小蜘蛛」的姿勢,或者在嗅聞一朵花之後,採用那種嗅聞姿勢來代表嗅聞所有花朵的經驗,相同道理,他們也能學會把姿勢和一件需求、事物或概念聯想在一起。在一項研究當中,一位小女孩起初只使用「牛奶」和「更多」等簡單的手語單詞,然而過了不到幾個月,她就能溝通遠更為複雜的觀念。十個月大時他前往一家水族館參觀,看著企鵝游泳並使用手語向媽媽表示「魚」。他的媽媽糾正他,用手語表示「鳥」。這把這個小女孩搞糊塗了,他又用手語表示「魚」。接著他的媽媽用手語表示「鳥」,並加上「會游泳的」。這樣一來,他的女兒就瞭解了。短短兩個月後,這個女孩從地上撿起一根羽毛,並用手語表示「鳥毛」,這顯示他這時已經能把先前學會的兩個不同概念結合起來,組成一個全新的概念。
Garcia、Acredolo和Goodwyn的成果都顯示,一旦接觸到手勢動作,孩子自然而然會開始仿效,因為在這個生命階段,他們的雙手遠比他們的喉嚨跟嘴巴都來得更靈巧。那個領域的先驅人物Elizabeth Bates便曾說過,「用一隻肥大的手來模仿、重現某件事物[比]用控制舌頭的幾百條小巧、纖細的肌肉」更容易辦到。換句話說,我們在這麼幼齡時不開口講話,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那種腦力來想出希望表達的觀點,而是由於我們講話時不可或缺的神經通路、喉嚨、肺臟和舌頭都還沒有適切發育成形。
Acredolo的研究還顯示,在學會講話之前先使用姿勢來溝通的孩童,到生命後續階段就能發展出較高智商,何不曾在嬰兒期使用手語的孩子相比超出多達12分。這就表示,孩子越早和旁人分享心中所想,日後就越能掌握比較深邃的智慧概念。
不論長期效益為何,在這種幼小年齡學習以姿勢來溝通有個妙處,那就是雙親和孩子似乎都變得更快樂。一位母親說道,當他開始和11 個月大的兒子比手語,屋子裡的噪音水平也大幅下降,倒不是因為他們都靜靜地使用手語,而是由於以往他的兒子尖叫、哭喊都沒辦法清楚表達意思,而現在他一點都不再像那樣感到挫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